【摘 要】
:
紧急避险又称“紧急避难”、“紧急状态”或“救护急难的行为”,是当今世界各国刑事立法上的一个制度。紧急避险是一种为了保全自己或他人的利益而牺牲了无关他人的合法利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紧急避险又称“紧急避难”、“紧急状态”或“救护急难的行为”,是当今世界各国刑事立法上的一个制度。紧急避险是一种为了保全自己或他人的利益而牺牲了无关他人的合法利益的行为,是一种正对正的行为。那么这种行为为什么不被认定为犯罪,不给予刑罚处罚呢?对于这个问题,在理论界从头到尾都存在巨大的争议。各个学者不仅对紧急避险合法根据的解释存在争议,而且对用什么概念来指称紧急避险为什么不被认定为犯罪,不给予刑罚处罚也存在认识上的差异。本文围绕紧急避险为什么不被认定为犯罪,不给予刑罚处罚这个问题,首先对相关的表述进行辨析,提出紧急避险正当性根据这个概念。其次,列举国内外各种紧急避险正当性根据学说,然后对这些观点进行评析,得出了思考紧急避险正当性根据两大基准:人性与正义。最后,笔者依据人性与正义对紧急避险的正当性根据进行思考,得出一个结论:从人性的角度来看,紧急避险制度是刑法关注人的理性与非理性的一项人性化的制度。从正义的角度来看,紧急避险制度符合正义的标准而成为一项合乎正义的制度。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尤其是自然资源。林地作为一种重要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它的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自然法学在世界法学文明史上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其法治理念孕育了成熟的法治文明。这不仅是西方的,而且也是全人类的财富。现在,我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为了民族的复兴,毅然选择
十七年农村小说既描写农村风貌,叙述农民的悲欢;又书写城市,城市工业化建设、城市面貌、城市商业活动以及农民的城市梦想等内容或多或少进入作家的创作视野。十七年农村小说
朱敦儒是两宋之交时的一位重要的词人,他在词中高唱隐逸之歌,而一生中却两次出仕。早年厌恶政争,北宋灭亡之后,他由于各种原因出仕。在政治漩涡中,他最终走向隐逸,晚年却被迫
美国法学家霍姆斯曾经讲过:“一页历史胜过一卷逻辑”。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几千年的古代社会当中,农地制度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化。每种制度都是在特定的经济、政治
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现代法治理念逐渐被国人所熟知,依照西方法治理念构架的我国法律体系也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在我们对这套自上而下的国家正式法关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交通事故频繁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发生也呈上升趋势,因此,对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犯罪—交通肇事罪及肇事后逃逸行为有必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
<正> 一、急剧变化的东南亚和华侨“帮”问题实地调查研究如所周知,东南亚各国除了原住民之外,还有许多东洋外国人集团,他们组成了一种“在同一个政治社会中,并存着相互不同
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民族感情和行动的文化核心点。因而对民间文学的教学不能停留在作品的讲解与分析上.还要让学生了解
本文以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为背景,以“研究黑龙江省高校服务农业信息化建设措施及其施行路径、加快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黑龙江省农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