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以利益平衡为视角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作权法承担着保护著作权和促进社会文化、科学事业发展的双重使命.它一方面确认和保护著作权,另一方面又限制著作权以促进作品的传播与使用.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是各国著作权法中通行的著作权限制制度,它允许作品的传播者与使用者不经过著作权人许可、不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而利用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只有在理论上论证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合理性,在立法中保证其科学性,才能使著作权法律制度发挥其应有作用,实现其立法目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是著作权研究中争论颇多的规则.但是,国内外著作权界达成了以"利益平衡"为该制度基本理念的共识,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该制度的建构与完善.作为立法的指导,"利益平衡"不应只停留在模糊的"理念"层次.人们对之应当有清醒、理性的认识,才能科学地制定相应的制度.文中分三章从利益平衡的角度分析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第一章在法理学范围内探讨法律对利益的平衡.考察"利益"的概念、利益矛盾的客观存在性和国家运用法律平衡利益的必要性.论述法律平衡利益运用的权利义务机制和平衡利益时应遵循的标准.第二章从利益平衡角度分析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讨论"合理使用"的定义和性质,阐述不同种类利益之间划分的相对性和内容的重合性,论证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直接平衡对象和平衡的利益重心,并探讨该制度平衡利益应当遵循的标准.第三章评述中国现有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依据利益平衡理论探讨中国现行制度的不足,建议从制度内容和改善程序两方面进行完善.
其他文献
地方政府的法治指标评估体系构建,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具体要求。法治政府作为新兴的一种政府治理模式,在世界各国范围内得以普遍认同。由于法治政府是一种价值评判标准,本身具
在刑事诉讼领域,因为鉴定人提供的鉴定结论作为刑事七大证据之一,提供了法院所缺乏的专门性知识,并就这一点而言,鉴定人及其鉴定结论常常具有左右甚至决定诉讼结果的影响力。
自诉权作为一种刑事追诉权,由来以久.随着对犯罪性质认识的变化,公诉制度得到发展,自诉逐渐受到限制.虽然公诉权与自诉权有诸多区别,但它们在保护合法权益与追诉犯罪方面是一
该文主要论述习惯法与国家法在当代法律实践中的复杂关系.习惯法也是一种法秩序,关于“习惯法是不是法”的争论源于对法概念的不同理解.各法学流派对于法概念的分歧可以归纳
337调查是指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条关于不公平贸易做法的规定进行的调查.ITC可根据美国企业的申诉或自行对外国企业在向美国出口过程中的不公平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高速发展,证券市场上也产生了与日俱增的争议.鉴于诉讼程序在解决证券争议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大力发展各种非诉的争议解决机制,已成为中国司法主
保证应为承诺性保证,是法律规定或承保双方约定的、被保险人负担的在保险期间内为或不为特定事项或确保特定状态是否存在,保险人进而判断是否予以承保以及承保条件为何的一项义
目前我国行政编制方面的基本法律缺乏,机构编制缺乏科学的分配标准,存在人员超编,配置结构不当等多种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行政编制法律制度问题进行研究,在对我国编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