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相伴而生的各类社会问题渐渐成为社会治理中的重要课题,基于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治理等因素,社工机构在解决部分社会问题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外部赋权和内部增能的不足,使得社工机构能力建设的成长难以匹配弱势群体更多元更高的要求,在现实中呈现出权能缺失和发展乏力。因此,对社工机构的发展困境及对策开展研究,有助于探索新时代社工机构发展路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相伴而生的各类社会问题渐渐成为社会治理中的重要课题,基于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治理等因素,社工机构在解决部分社会问题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外部赋权和内部增能的不足,使得社工机构能力建设的成长难以匹配弱势群体更多元更高的要求,在现实中呈现出权能缺失和发展乏力。因此,对社工机构的发展困境及对策开展研究,有助于探索新时代社工机构发展路径、丰富社会工作理论。中部地区社工机构地缘环境、文化传统具有更多本土化特色,同时随着发展环境持续向好,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在赋权增能方面受益颇多,如湖北省在民政部支持下,引入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等慈善组织资金;再如建立“五社联动”机制,主动链接志愿、慈善社会资源,等等,这些都为社会工作“新本土化”提供了实践土壤。而襄阳作为中部地区重要城市,选择其社工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代表性。本研究基于襄阳市域社工机构开展研究,以赋权增能理论为指导,通过查阅文献,对社工机构管理者、高校教师、一线社工、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对社工机构的发展困境及对策建议进行分析,针对社工机构面临的管理机制、专业品质、人才队伍、政策扶持、社会认知、资金保障、多元支持等方面困境,通过创新党建引领、完善管理措施、加强专业建设、营造引人育人的良好氛围,使社工机构内部权能不断增强。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宣传引导、做好资金保障、创新整合资源,帮助社工机构提升外部赋权水平。通过研究发现,能力建设是社工机构发展的基础,当前社工机构出现发展瓶颈,既源于权能赋予不足使得能力激发出现了障碍,又源于自我增能有限难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要想破解此方面问题,应当从赋权和增能入手,一方面积极优化发展环境,拓展权能供给,另一方面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激发内生动力,持续加强社工机构能力建设,从而实现社工机构的科学发展。
其他文献
近年来,短视频毫无疑问成为新媒体创作的风口。“三农”类题材在近几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移动互联网和4G手机在农村的普及使得短视频的流行成为可能,在国家的号召下,平台助力和技术赋权推动“三农”自媒体短视频蓬勃发展,各大视频APP推出扶持农民创作者的计划,使得“三农”自媒体短视频迅速兴起,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喜爱,农民群体的娱乐需求和自我表达需求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满足。本研究以西瓜视频农人频道中“三农”
2023年3月2日,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此外,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10.65亿,较2021年12月增长3636万,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8%。与此同时,我国网络社交平台用户数量也随之增加。根据腾讯公司于2023年5月17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
本研究选取不同于李子柒乌托邦式的田园生活类型的“三农”短视频,望通过分析“蜀中桃子姐”抖音号的内容生产机制,挖掘该视频账号能够获得成功的原因。文章运用内容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结合框架理论对账号进行分析,探讨其内容生产机制,总结“三农”短视频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三农”短视频内容生产提供相关参考意见。首先梳理了“三农”短视频的发展概况,明晰其主要经历了奠定基础、“土味”爆
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因此我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用于降低未成年人犯罪这一事件中,这也使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比例不断降低,但是仍然有一些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不仅仅让他们接受法律的制裁,同时还需要让他们接受专业的帮教活动,因此,如何让涉罪未成年人接受到更专业的帮教活动,成为了我们国家日益关注的点。本文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以
长期以来,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受到国家重视和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政策法规,在全社会营造了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环境和制度保障。但由于特殊的成长经历和环境,这些正处于成长发育关键期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和照顾,可能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自卑心理就是其一。不仅影响着农村留守儿童的正常学习生活,也对他们的人生发展产生阻碍,危害深远。笔者通过对X市L小学S
当前寄宿学校制度已经成为西藏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办学形式,这为偏远地区的广大农牧民子女提供了最大的教育机会。寄宿制下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通过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优势,以小组工作为切入口,对西藏寄宿制初中生抗逆力提升进行分析和介入,能够充分践行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为提升寄宿制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和抗挫折能力提供有效保障。本文主要以X校“格桑花”赴藏支教团队的两名社会工作专业支教老师的亲身经
本文基于对四川省D县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的观察与调研,运用参与式观察法、半结构式访谈法收集资料。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呈现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分析纵横两类互动关系的特点、实践逻辑和D县社会工作服务体系运营中出现的不足。首先回顾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的政策设计和层级职能、描述D县社会工作服务体系运营过程。其次考察D县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的互动情况。笔者发现在专业领域中上下层级互动呈现“中间紧密,两头松散”的
根据《四川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四川省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多达1800万,人数占总体人数的21.71%,可见四川省的老龄化程度尤为严重。在老龄化加重的程度下,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一直是社会矛盾话语中的突出主体。他们成长于数字技术薄弱的时代,生存于数字高速发展的夹缝中。外界往往重点关注他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忽略了他们的情感需求。老年人也有数字融入的需求,特别是没有儿女常伴左右的养老机构的老年人
自党的二十大以来,国家愈加重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在教育层面的重要意义。在党的领导之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更加凸显出了教育和知识的力量性。青少年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国家和社会的重点关注对象,同时对他们知识学习也更加关注。然而据相关资料表明,当前不同学校均存在一
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趋严重,失智老人的数量正在逐渐增加,失智老人背后的照顾者也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受传统“家本位”观念影响,我国目前对失智老人采取居家照顾方式。在长期的照顾过程中,失智老人照顾者通常承受他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如果缺乏相应的社会支持,更容易陷入一种照顾无助的困境之中,影响其身体、心理和社会交往情况,同时也会影响失智老人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以失智老人照顾者的困境疏解作为出发点,选取一名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