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最需关注、解决的社会问题,更是中国政府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在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带动贫困人口脱贫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逐渐被认为是摆脱贫困的最佳途径。平顺县、武乡县、壶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但近年来,由于政府在旅游扶贫的实践中长期过度重视旅游扶贫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忽视贫困人口的收益问题,导致旅游扶贫目标偏离,精准度较低,使得旅游扶贫工作进入“瓶颈期”。在国家提出实施精准扶贫的背景下,如何将精准扶贫理念应用于旅游扶贫实践,实现三县旅游扶贫“扶真贫”和“真扶贫”目标,变得尤为重要。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通过阐述三个不同区域的旅游扶贫的情况,以期寻找到更加精准的旅游扶贫道路。基于此,本文从不同区域自然条件的视角出发,对太行山周围的三个不同旅游资源的重点贫困县平顺县、武乡县、壶关县的旅游业参与精准扶贫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并且对县区内主要景区周边村落的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试图分析出他们参与旅游精准扶贫前后的生活的变化及参与旅游精准扶贫的障碍,然后分别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帮扶,从而总结出适合这三个县特点的旅游扶贫持续发展的建议。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内容、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与局限性。第二章介绍了贫困、旅游扶贫旅游精准扶贫的概念及基础理论。旅游扶贫的相关理论主要有旅游扶贫参与主体研究、社区居民参与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等。第三章分析了三县旅游精准扶贫的现状,包括三县贫困现状的分析、旅游精准扶贫的可行性分析、精准识别对象分析、精准帮扶分析和精准管理分析三个方面。第四章对三县旅游业及其主要景区附近的村民进行实证分析,调研内容有旅游精准扶贫前后的经济状况、旅游旅游精准扶贫政策了解的程度、对旅游开发的认可程度、参与旅游扶贫的意愿和障碍、以及对旅游扶贫造成的经济影响、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的认知情况。第五章结论旨在归纳总结本研究的基本内容及观点。贫困人口的受益问题是旅游扶贫开发关注的核心。三县只有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开展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才能使贫困人群从根上摆脱贫困。第六章根据村民参与的障碍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旅游扶贫的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