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羊痘病毒(Goat pox virus,GPV)宿主范围明确,主要为山羊、绵羊和牛等反刍兽,对其他哺乳动物不形成复制性感染,对人类不具有感染性和致病性,使用起来比较安全。由于其基因组结构背景明确,具有高度的遗传稳定性,对外源基因插入耐受性强,而且容易组装,可以允许大片段的基因丢失或删除,至少可容纳长达25kb的外源片段而不丧失感染力,因而它在病毒学、免疫学和疫苗学研究领域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国外近年来有将其作为疫苗载体的研究报道,并有不少有关反刍兽类大动物的病毒保护性抗原基因在GPV疫苗载体表达系统中获得了表达,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我国目前有不少实验室也有这方面的研究,但进展甚微。 以我国自行培养并得到广泛应用的GPV疫苗株为亲本,以复制非必需胸苷激酶基因(tk)作为外源基因插入靶点及同源重组臂,在利用转移载体pTK-LacZ-GFP及其与GPV发生同源重组获得的病毒(rGPV-LacZ-GFP)验证了外源基因β-半乳糖苷酶(LacZ)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在背靠背启动子p11和p7.5启动下成功稳定表达后,将转移载体LacZ基因更换为gpt(黄嘌呤鸟嘌呤磷酸转移酶)基因(pTK-GPT-GFP),利用MPA阻断核酸代谢途径筛选并获得了遗传稳定表达的单一纯化病毒克隆(rGPV-GPT-GFP)。本研究建立了表达外源基因重组山羊痘病毒构建系统及其克隆纯化方法,为进一步开展GPV活载体疫苗研制及相关基础研究提供了技术平台。 另外,本试验还构建了一个以pSC11载体为骨架的表达牛流热(Bovine ephemeral fever virus,BEFV)糖蛋白(Glycoprotein,G蛋白)的重组VV转移载体。即在已经存在背靠背启动子P7.5和P11(P11启动子的下游已经插入筛选基因LacZ)的原有pSC11载体中,将来自牛流热的G蛋白基因插入P7.5下游,与VV亲本株WR共转染HeLa细胞。通过4代蚀斑纯化后获得重组毒rVV-BEFV-G,将其做间接免疫荧光实验,检测BG蛋白作为抗原的反应原性,结果表明在重组痘苗病毒中表达的牛流热G蛋白反应原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