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的农村有效需求不足、城乡间有效需求发展不平衡以及同时期广西壮族自治区相关经济体制改革为背景,分析了在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快速增长,但突破力日益减弱的情况下,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已经成为启动内需、使我区经济均衡发展的另一关键力量,并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对开拓广西农村消费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文章以广西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研究为起点,系统地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构成的变化规律。结论表明,消费结构中,食品结构的改善,对农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农业的生产逐步由重产量向重质量转化。另外,通过经济模型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发现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主要是收入因素和非收入因素。由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有限,使消费能力增长乏力,这是制约农村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收入的不同部分和形式,对消费的影响具有不同的作用,通过实证分析,可发现持久收入和现期收入对农村消费的影响较大。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既受到收入的制约,也受到利率水平、税费支出、城镇化水平、劳动力输出比率等非收入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区农村居民消费与税费变化、城镇化水平以及劳动力输出等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农村实行的各种免税政策、加速农村的城镇化水平以及扩大乡镇企业的建设,都会有效的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市场不断繁荣。总体上来看,我区农村居民的消费还是较为保守的,且由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谨慎心理加大,从而使潜在的购买力不能顺利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随后本文又把农村居民消费作为宏观经济变量,来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变迁,从而得出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20多年国民经济增长的较多部分是由农村消费需求拉动的,并指出目前我区国民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是城镇居民进入了新一轮的消费热潮,但由于农村居民由于“三农”问题还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使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后劲不足的现象却日益严重。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特别是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加入WTO后,食品结构的变化趋势,提出了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措施。而且,最后我们还尝试用制度调整的办法来解决一般分析所无法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