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关于一个村庄的“七月半”节日的民族志。田野点选在作者的家乡--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双柳镇柳湾。这是对家乡人类学理论方法的一个尝试。作者在掌握人类学基本理论方法的基础上,试图在超越本文化的基础上理解本文化,通过调查研究,反思本土文化。同时运用解释学的方法描述节日活动及其背后的意义。研究方法上以人类学田野调查为主,结合文献研究。作者于2004年暑假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当地做调查,参与“七月半”节日的活动,如上坟、放河灯、泼水饭等,并对村民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节日的感受。同时作者也参阅了相关文献,如地方志、族谱等,以求对当地的历史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笔者在文中描述了当地人在“七月半”期间的主要活动,从农事、祭祖、祭鬼到娱乐,分析这些活动背后的过渡与转化意义。“七月半”意味着土地转入新一轮的生长周期。人们的节日生活围绕土地生产力的释放与重新开始的主题来安排。在收获的季节,人们积极与祖先进行沟通,将祖先的力量与土地的生产力、社会的再生与更新联系起来。同时人们积极与所谓的孤魂野鬼进行沟通,给他们以施舍,希望将它们的危险性转化为相对安全的因素。“七月半”也是女性回娘家的日子,她们从婆家到娘家,实现了从主人到客人的转变,同时以“亲近的外人”的身份促使家庭矛盾的释放和调解,重新调整家庭关系。在此基础上,她们使小家庭的界限被打破,组成临时的大家庭,强调理想的家庭伦理秩序。在对节日活动的意义进行分析之后,作者进一步分析了节日与日常的区别和联系,展示人们是怎样扩展日常的某些方面,创造出一种新的时空制度,以区别于日常,强化节日的感受。人们的创造性还体现在对节日意义的不断阐释。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不断赋予“七月半”新的意义,并将它整合进原来的形式中。作者以藤与竹竿组成的豆架来象征人们对内外的区分。人们生活中的祖先与鬼的关系、男女分工模式及村内村外关系的处理都可以整合进“内与外”的关系模式中,在这种基本的象征结构的基础上实现意义之网的构建。“七月半”因此呈现不同的形态,但基本的意义是固定的。 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首先作者认为在一个家族或宗族认同己经消失的地方,人们以小家庭与临时的大家庭的认同来沟通内与外的关系。其次女性在“七月半”节日的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她们的活动阐述了节日的再生与更新的主题。男性与女性的活动可以从家庭的层面来理解。最后,节日的意义是被人们不断建构的,因此节日的意义是多层次的。人们根据不同的情境创造相应的认同,应对内外的变化。他们以变化来实现不变,即传统的再生产。 关键词:七月半,过渡,转化,意义之网,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