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夏丹化痰活血方对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血压、动脉功能、ACE及AngII、血黏度的影响,评价其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动脉功能、RAAS系统、血黏度的改善作用。
方法:将64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每日晨起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2.5mg,治疗组联合夏丹化痰活血方治疗,观察12周,12周后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中医证候积分和疗效、PWV、ACE、AngII、血黏度的变化。
结果:
1.治疗前分别经卡方检验和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具有可比性(P>0.05)。
2.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治疗组SBP、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3.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侯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4.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经?2检验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5.治疗前两组治疗前PWV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两组PWV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PWV较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
6.治疗前两组全血黏度(低、高切值)治疗前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
7.治疗前两组治疗前ACE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ACE明显降低(P<0.01)。
8.治疗前两组治疗前AngII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
结论:夏丹化痰活血方可以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改善中医证候,其降压机制可能来源于动脉动能、血黏度的改善以及ACE、AngII的降低。
方法:将64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每日晨起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2.5mg,治疗组联合夏丹化痰活血方治疗,观察12周,12周后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中医证候积分和疗效、PWV、ACE、AngII、血黏度的变化。
结果:
1.治疗前分别经卡方检验和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具有可比性(P>0.05)。
2.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治疗组SBP、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3.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侯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4.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经?2检验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5.治疗前两组治疗前PWV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两组PWV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PWV较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
6.治疗前两组全血黏度(低、高切值)治疗前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
7.治疗前两组治疗前ACE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ACE明显降低(P<0.01)。
8.治疗前两组治疗前AngII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
结论:夏丹化痰活血方可以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改善中医证候,其降压机制可能来源于动脉动能、血黏度的改善以及ACE、AngII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