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防灾公园是指以地震为起因,发生街道火灾等二次灾害时,为保护国民的生命财产,强化城市防灾结构而规划建设的避震疏散功能比较完善的城市公园。为了确保地震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减少地震造成的直接灾害和因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必须快速将人员撤离危险地区。这是地震应急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然后是考虑如何撤离人员、如何安置人员、安置在什么地方、如何救助难民等等。问题的关键又在于在什么地方实施救助。这就要求在城市建设规划时如何设置避难场所。本课题正是研究在我国城市建设具有避难功能的防灾公园。借鉴日本的防灾减灾经验,根据我国城市实际状况,通过调查分析,研究了我国防灾公园的总体规划的六个要点:1.防灾公园的规划原则2.防灾公园的规划程序3.防灾公园的规模、类型及功能配置。4.防灾公园的避难空间要求5.防灾公园的植物的选择和配置6.防灾公园设施的规划要求。最后根据这要点总结总结出防灾公园系统防灾避难的机制和流程。结合上述防灾公园规划的基本思路,通过对海淀区防灾公园的比较分析,海淀区防灾公园建设现状分析及对市民避难选择的调查分析得出该区在防灾公园规划建设中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1.没有形成完整的防灾公园系统2.对普通公园的改造利用程度不够3.公园分布极不均匀4.防灾公园的配套设施不够健全5.缺乏防灾植物的配置6.市民的防灾意识有待加强。通过对上述现状的分析,为今后海淀区防灾公园的规划建设思路进行了总结,以此为建设思路,以期海淀区在今后的公园建设中能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防灾公园系统。结合防灾公园规划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海淀区的案例分析,对防灾公园的规划建设进行了以下五点的讨论:1.做好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工作2.对普通公园的改造利用3.防灾公园的“平灾结合”4.历史遗迹公园的防灾建设5.关于特殊避难所的建立。最后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防灾公园的规划应遵循一定原则选择、确定各级防灾公园的选址、规模确定,然后再在规划原则的指导下再进行公园功能分区、植物、功能设施的规划。(2)每个城市应至少建有一处50公顷以上的可以作为长期避难的防灾公园。(3)做好城市的防灾建设和管理工作。(4)确定政府防灾管理与公众参与结合防灾公园管理与维护模式。(5)经过对海淀区防灾公园建设的分析,我国的防灾公园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诸多不足。(6)以海淀区为例,通过讨论我国在今后的防灾公园建设中应该做到:①应形成一个各级避难所均匀分布、功能明确的防灾公园系统,在该系统中应考虑合理设置一些特殊避难所;②应最大程度的对普通公园进行向防灾公园的改造以及在防灾公园中做到“平灾结合”:③应重视对历史遗迹公园的防灾改造。“平时是公园,灾时好避难”。防灾公园既为城市景观添彩又能防灾减灾,它的规划建设完善了城市服务功能,为市民提供安全保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是城市管理科学化、人性化发展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