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脊髓损伤后治疗修复的研究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热点和难点。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在神经组织的修复、再生和功能重建中所起的促进作用日益引起关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脐带间充质细胞等均已被作为细胞来源用于脊髓损伤的神经修复,并显示其有促进神经再生及改善动物神经恢复的功能。但作为间充质干细胞(MSCs)经典来源的骨髓组织移植效果不尽如人意,可能由于其随年龄老化而致干细胞含量及其增殖能力显著降低。因此,寻找新的MSCs来源有着重要意义。我们最近从易于获得、组织来源上较为原始的人脐带组织中分离的MSCs,它的优势在于:①取材方便,易于获得:②无伦理和道德等方面的障碍;③分离得到的细胞形态、表型相对均一;④脐带内的MSCs含量高,且细胞增殖能力稳定,可在短时间内获得足够的细胞;⑤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不表达HLA-DR分子,免疫源性较弱。本研究旨在观察HUCMSCs和大鼠BMSCs移植到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后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和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为细胞移植寻找一种新型的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细胞来源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为其在脊髓损伤治疗中应用奠定基础。方法:1.获取健康、足月、剖腹产胎儿脐带,采用胰酶消化法获取HUCMSCs。2.选取大鼠(约150克,雌雄不限),无菌条件下分离股骨胫骨,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BMSCs。3.选取同一批次的SD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16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16只和PBS组8只。采用脊髓半切手术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损伤后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进行HUCMSCs移植,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行大鼠BMSCs移植,对PBS组移植同等剂量的PBS。通过BBB评分对各组动物的术后恢复进行评估比较。抽血测定移植后3组动物不同时间点(移植后一周、一个月、两个月及三个月)血中IL-2及IL-10的水平,来对比各组动物移植后全身免疫排斥反应的情况;并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移植局部病理切片CD3+细胞浸润的情况,对比移植局部移植局部免疫排斥反应的情况。结果:1.大鼠BMSCs具有与HUCMSCs相似的生长周期与规律,但增殖与分化速度明显慢于HUCMSCs,稳定性与后者相比较差。2.在移植后一周、一个月、两个月及三个月时,我们检测到干细胞移植组各个时间点大鼠静脉血中Ⅱ-2水平较PBS组明显升高,Ⅱ-10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在移植后一周、一个月、两个月及三个月时大鼠静脉血中Ⅱ-2水平较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明显升高,Ⅱ-10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在急性期(细胞移植后l周)移植局部均有大量CD3+细胞浸润。而移植的慢性期(细胞移植后3个月)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仍存在大量CD3+细胞浸润,与其它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比具有更强的倍增能力,同时增殖五代后仍保持较强的增殖活力。HUCMSCs较大鼠BMSCs有更低的免疫源性,更利于脊髓损伤的功能恢复。HUCMSCs作为一种来源广泛的干细胞用于治疗脊髓损伤可能具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