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我控制是一种有助于人们抵制诱惑,进行自我调节的心理能力。以往研究发现人们在自我损耗状态(即低自我控制状态)下会比非损耗条件下做出更多的不诚实行为。对此,一部分研究者提出有限资源模型来进行解释,该模型认为人们内部的心理资源是有限的,在前一段任务中进行自我控制任务会快速消耗内部资源,而这种内部资源在短时间内并不容易恢复,则可供下一个任务使用的内部资源就会减少,于是在随后的任务中自我控制的表现也将会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控制是一种有助于人们抵制诱惑,进行自我调节的心理能力。以往研究发现人们在自我损耗状态(即低自我控制状态)下会比非损耗条件下做出更多的不诚实行为。对此,一部分研究者提出有限资源模型来进行解释,该模型认为人们内部的心理资源是有限的,在前一段任务中进行自我控制任务会快速消耗内部资源,而这种内部资源在短时间内并不容易恢复,则可供下一个任务使用的内部资源就会减少,于是在随后的任务中自我控制的表现也将会下降。但随着近年来对自我损耗效应的深入研究,有研究者提出了一个更为具体和精确化的理解,即自我损耗的过程模型。该模型认为自我损耗状态下人们会在动机和注意两个方面发生变化,动机从抑制需求转向满足需求,注意也从关注冲突和差异转向关注奖赏或自我满足,而这两个心理过程的改变最终会影响被试在第二阶段自我控制任务中的表现。尽管前人的研究已经探讨了自我损耗对不诚实行为的影响,但在这些研究中不诚实行为不仅仅与获得金钱奖赏有关,也可能与节省时间和精力有关。本研究认为可能存在两种解释:(1)自我损耗使得人们自我控制的能力降低进而不能进行有效的自我控制;(2)自我损耗状态下人们自我满足的动机增强,更多地注意到与金钱奖励相关的信息,不愿意进行自我控制,而非是由于能力降低而导致的不能控制。为此,本研究从动机和注意两个维度设计了五个系列研究以探讨自我损耗对不诚实行为的影响。实验一、实验二和实验三从动机维度进行探究。实验一、二设置了两种不同的实验情境:(1)做出不诚实行为会获得更多的金钱奖励但需要付出更多的认知努力;(2)做出不诚实行为不会带来任何额外的金钱奖励,但这种实验任务比较简单,不需要消耗太多的精力。实验一选取123名大学生,采取2(自我损耗:损耗组和非损耗组)×2(任务:计算组和猜测组)被试间设计,实验二选取136名大学生,采用2(自我损耗:损耗组和非损耗组)×2(奖励:金钱奖励组和无金钱奖励组)的被试间设计。结果表明,相比于非损耗组被试,损耗组被试做出了更多的不诚实行为,且仅在金钱奖励条件下,损耗组被试会做出更多的不诚实行为,而在无金钱奖励条件下,两组被试在任务表现上差异不显著。实验三设置了两种不同的实验情境:(1)被试最初有20元报酬,但每做错一次任务将会扣除1元;(2)被试每正确完成一次实验任务将获得1元报酬。实验三选取了136名大学生,采取2(自我损耗:损耗组和非损耗组)×2(任务分组:金钱获得组和金钱损失组)的被试间研究设计。结果表明,相比于金钱获得组,金钱损失组被试做出了更多的不诚实行为。实验四和实验五从注意维度进行探究。实验四采用问卷的形式对220名被试进行施测,测量被试的状态自我损耗和对不同谎言的接受程度。结果表明,状态自我损耗不能显著预测人们对不同谎言的接受程度。实验五采用点探测范式,进行了2(自我损耗:损耗组和非损耗组)×2(条件:500ms和1500ms)×(探测点的位置:在自我控制词一侧和在自我满足词一侧)的混合研究设计。结果表明,不论刺激对呈现的时间为500ms还是1500ms,均未发现自我损耗组被试会对自我满足相关的信息存在注意偏向,非自我损耗组被试会对自我控制相关的信息存在注意偏向。综上所述,研究结果表明:(1)相比于非损耗条件下,自我损耗状态下被试会做出更多的不诚实行为;(2)自我损耗对不诚实行为的影响是通过使被试的动机由自我控制转向自我满足而实现的;(3)人们在避免损失的情况下可能做出更多的不诚实行为;(4)自我损耗并不会使得人们的注意发生改变。
其他文献
目的:(1)了解深圳市青少年虐待的基本情况和潜在分类特征。(2)探究不同虐待类型青少年情绪及行为问题的差异。(3)考察青少年虐待、愤怒表达与欺负行为之间的关系。(4)考察青少年虐待、愤怒表达与自伤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深圳地区共五所中学(初中)70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抽样方式是整群随机抽样。研究工具包括:儿童虐待问卷、愤怒表达问卷、欺负行为量表、自伤行为量表、自编基本信息问卷等。结
减少决策中的不确定性是人类决策的重要动机,理解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是决策领域的关键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不确定决策通常包含风险决策和模糊决策两种类型,在风险决策中个体能准确预知某决策结果发生的概率,而在模糊决策中个体则无法预知某决策结果发生的概率。目前两者是否具有相同的神经加工机制仍属于未知。本论文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技术考察风险决策
青少年处于从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发展阶段,其生理、心理发生重大变化。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认知冲动、冒险寻求、情绪易变、社会重新定位。适当水平的行为变化(比如习惯反应),能帮助青少年在极少消耗或不消耗认知资源的情况下快速作出决策;而不适当的行为变化(冲动、冒险)可能会为青少年身心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比如打架斗殴、无防护性行为、情感双相障碍、成瘾等。传统的二元“情绪-认知”模型把青少年时期的
在线课程普及化加速,高校学分制慕课已经成为高校课程的重要部分。与主要以面对面教师讲授模式为主的传统课程相比,慕课学习方式则主要建立在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但是在线学习者与教师无法迅速适应慕课自主学习方式的问题普遍。而慕课平台缺乏自主学习支持的缺陷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学习者无法管理自身学习任务、学习者孤独感强烈、教师缺乏自主学习教学方法、师生交互缺乏以及慕课产生的大量后台数据被忽略等问题始终难以
合作是人类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人们社会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影响合作行为的因素目前研究人员还未统一结论,其中有部分原因是此前的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从单人水平上考察个体的行为表现以及大脑活动的变化。但一般来说,在社会互动中,合作关系的成功建立一方面取决于互动中群体的人格特质,如一位倾向于合作的个体与不同特质的搭档进行合作时其行为表现是不一样的。因而以往只考察单人人格特质对合作行为的影响
趋避动机对于生物体的生存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趋近动机系统和回避动机系统之间的平衡关系一旦被打破,就会带来诸如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心理疾病。情绪与动机之间的关系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问题,其中愤怒情绪的动机方向一直存在争论,研究表明它既可以引发趋近动机,也可以引发回避动机,情绪与动机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以及哪些因素会对情绪的动机反应产生影响?在情绪动机的研究中,一些研究者发现在缺乏情绪信息的情境下
遵守和适应社会规则是社会互动的基础。因此,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发现偏离规则和不断适应规则的能力对个体的社会功能非常重要。在复杂的社会互动中,决策必然受到社会情境的影响。个体总是会归属于不同的群体有着一定的社会身份,因此在与他人互动时不可避免会受到群体身份的影响。最典型的群体身份则为内群体与外群体,在决策时人们倾向于对内群体成员更宽容,即产生内群体偏爱。然而,个体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个体的社会
社会排斥是常见的负性社交体验,个体经历短期的社会排斥后会产生负性情绪体验和受伤感受,这种社会疼痛会引起类似于生理疼痛的心理反应。长期经历社会排斥则会降低被排斥者的自尊心,并对人的基本需求(如归属的需要和控制的需要)造成严重威胁。本研究考察了高、低抑郁倾向水平个体在右腹外侧前额叶(right ventr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r VLPFC)接受神经电刺激后对社会排斥及
人一生中可能会发生各种应激事件,应激事件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激活,刺激糖皮质激素分泌。短时间或适当强度的应激事件会让个体集中注意力、提高警惕,从而更好地应对威胁和挑战。但当应激事件或者其影响长期存在时,就会引起慢性应激。慢性应激往往危害个体的身体健康,并对脑、认知和行为产生广泛影响。已有的动物和人类学研究表明,慢性应激在结构上导致前额叶体积缩小,并在功能上削弱了前额叶主导的执行
以往研究表明,睡眠不足对注意,记忆和决策等各种高水平的认知功能具有损伤作用,而这种损伤作用背后的神经机制仍是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本研究基于双稳态知觉现象,采用双眼竞争范式(Binocular Rivalry)和基于运动的结构范式(Structure from Motion),利用功能磁共振技术(fMRI)和认知计算建模分析,全面考察睡眠剥夺对个体双稳态知觉加工过程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进而探究睡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