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耳鸣是指自觉耳内或头颅有鸣响的感觉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通常伴有烦躁、失眠、焦虑、忧郁等,严重者可影响工作、娱乐和社会交往。迄今为止,耳鸣仍然机理不明,没有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普遍认为耳鸣只是附属于其它疾病的一种症状,因此面对耳鸣患者一旦发现了一种疾病,就想当然地认为耳鸣是该疾病的症状,但很多时候该疾病治愈了耳鸣却依然存在,对此没有很好的解释。近年来有学者提出耳鸣既可能是某些疾病的症状,也可能是一种独立的疾病。究竟哪些耳鸣是其它疾病的症状,哪些耳鸣是独立的疾病,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从不同疾病的耳鸣特点入手进行研究也许有助于回答这个问题。本文以突发性聋作为切入点,通过对突发性聋患者进行详细的耳鸣信息调查和四诊信息的采集,获得不同证型突发性聋患者的基本数据,以研究突发性聋患者的耳鸣发生几率有多少,所发生的耳鸣具有什么特征,从而为进一步研究耳鸣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理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临床资料。而研究不同证型突发性聋的耳鸣发生率及其特征,对于中医辨证可能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住院的、年龄在14-75岁的突发性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合并严重原发性疾病或精神病、妊娠或哺乳期、合并其他耳疾患、患突聋前已有耳鸣者。首先调查患者有无耳鸣并进行四诊信息的采集;若有耳鸣,详细询问患者的耳鸣主观感觉特征、耳鸣与听力下降是否同时发生(相隔未超过2天者视为同时),然后进行耳鸣心理声学测试(包括耳鸣频率、响度、最小掩蔽曲线、残余抑制),并进行耳鸣严重程度评估,通过四诊合参的信息进行中医辨证治疗,观察治疗后突发性聋患者的耳鸣与听力恢复是否同步,若同步恢复认为耳鸣是突发性聋的症状,若不同步恢复认为耳鸣与突发性聋无明显相关,可能另有原因。用17.0SPSS统计软件分析突发性聋患者的耳鸣发生率及其耳鸣特征,并分析不同证型与突发性聋患者的耳鸣发生率及其特征的关系。研究结果1.突发性聋的耳鸣发生率(1)一般资料:共收集突发性聋患者364例(364耳)。其中,男性179例(占49.2%),女性185例(占50.8%),左耳195例(占53.6%),右耳169例(46.4%)。年龄在14-75岁,平均年龄44.±15.7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年,平均16.9±36.0天。疗程最短3天,最长73天,平均18.4±10.1天。中医辨证方面:风邪侵袭型10例,(占2.7%),肝火上扰型18例(占4.9%),痰火郁结型79例(占21.7%),气滞血瘀型12例(占3.3%),肾精亏损型8例(占2.2%),气血亏虚型237例(占65.1%)。(2)突发性聋耳鸣发生率:在入选的364例突发性聋中,无耳鸣者43例(43364,11.8%),出现耳鸣者321例(321/364,88.2%),其中经过治疗后耳鸣与听力同步进退者238例,耳鸣与听力非同步进退者83例,即真正与突发性聋相关的耳鸣例数为238例,其耳鸣发生率为65.4%(238/364)。(3)不同证型耳鸣发生率:外邪侵袭证70.0%;肝火上扰证66.7%;痰火郁结证74.7%;气滞血瘀证91.7%;肾元亏损证62.5%;气血亏虚证60.8%,各证型耳鸣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突发性聋耳鸣特征(1)一般资料:本研究中,因2005年至2010年的资料为回顾性研究资料,其耳鸣特征方面的记录不完整,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资料为前瞻性研究,对耳鸣特征的记录较为全面,故选择后者作为突发性聋耳鸣特征的研究资料。纳入研究的病例共计99例(99耳),其中男性51例(占51.5%),女性48例(占48.5%),左耳52例(占52.5%),右耳47例(占47.5%)。年龄15-74岁,平均年龄41.1±15.2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8个月,平均16.0±37.8天。疗程最短3天,最长73天,平均16.8±11.6天。99例中,出现耳鸣者90例(占90.9%),其中经治疗后耳鸣与听力同步进退者64例,耳鸣与听力非同步进退者26例。(2)突发性聋耳鸣特征:耳鸣多发生在患侧,以耳鸣与听力下降同时发生居多,患者描述大部分似蝉鸣声,心理声学测试频率以高频为主,平均为4141.0±3134.9Hz,响度大多数(92.2%)不超过5dBSL,平均2.9±1.6dBSL,耳鸣掩蔽曲线以重叠型及抗拒型最多见,残余抑制时间平均为36.4±42.7秒,耳鸣严重程度以Ⅱ、Ⅲ级为主。(3)不同证型耳鸣特征:虚证组80例,耳鸣频率平均为3959.4±3096.6Hz;匹配响度平均为2.7±1.5dBSL;最小掩蔽曲线以重叠型及抗拒型为主;残余抑制秒数平均为33.4±45.7秒;耳鸣严重程度以Ⅲ级居多。实证组10例,耳鸣平均频率为4300.0±2213.6Hz;匹配响度平均为2.8±1.9dBSL;最小掩蔽曲线以重叠型及抗拒型为主;残余抑制秒数平均为34.7±41.6秒;耳鸣严重程度以Ⅲ级居多。经检验,虚证组与实证组的耳鸣特征(频率、响度、最小掩蔽曲线、残余抑制、耳鸣严重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本文随机调查了364例突发性聋患者,耳鸣的出现率为88.2%,其中与突发性聋相关的耳鸣发生率为65.4%。说明突发性聋近九成患者会出现耳鸣,其中约四分之三的耳鸣可能为突发性聋的症状之一,约四分之一的耳鸣可能与突发性聋无关。突发性聋不同证型之间耳鸣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对90例突发性聋伴发的耳鸣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耳鸣多发生在患侧,以耳鸣与听力下降同时发生居多,患者描述大部分似蝉鸣声,心理声学测试频率以高频为主,响度大多数不超过5dBSL,耳鸣掩蔽曲线以重叠型及抗拒型最多见,大多数的耳鸣对掩蔽治疗可能有效,耳鸣严重程度以Ⅱ、Ⅲ级为主。突发性聋不同证型之间的耳鸣特征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由于研究时间及条件的限制,样本含量相对较小,因此以上耳鸣特征是否具有代表性,尚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