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以初期肺损伤为主要特征,其发生率与新生儿出生体重、胎龄呈负相关关系。随着医疗技术迅速发展,早产儿存活率提高,BPD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即使投入了大量临床和分子研究,BPD发病率仍无明显好转,这也已经成为临床上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BPD的发病因素主要有早产、肺发育不成熟、机械通气、遗传、感染和营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以初期肺损伤为主要特征,其发生率与新生儿出生体重、胎龄呈负相关关系。随着医疗技术迅速发展,早产儿存活率提高,BPD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即使投入了大量临床和分子研究,BPD发病率仍无明显好转,这也已经成为临床上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BPD的发病因素主要有早产、肺发育不成熟、机械通气、遗传、感染和营养不良等多种因素,其中遗传因素占50%以上。人类可遗传变异中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占已知遗传多态性的90%以上。应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发现人类基因组1q43区域中 SNP标记rs2105146 位于中心体蛋白基因CEP1 70(centronsomal protein 170KD)的内含子区,与BPD密切相关。但GWAS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发现的rs2105146只是标签SNP,真实致病位点往往不是标签SNP,而是与之连锁的其他位点,并且GWAS也无法揭示所发现变异的致病机制。本研究在GWAS的基础上,运用等位基因差异表达(allele-specific expression,ASE)直接确定顺式调控因素SNP对CEP1 70表达是否存在影响,通过染色质构象捕获技术、双荧光报告检测、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和转录因子过表达等多种功能基因组学手段确定人类基因组1q43区域中BPD的真实致病位点和致病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千人基因组计划数据分析IBS(Iberian Population in Spain)群体中与rs2105146连锁的SNP位点,发现共有71个连锁SNP。进一步分析东亚人群,发现 CHB(Han Chinese in Beijing)和JPT(Japanese in Tokyo)群体也具有类似的连锁模式。这些SNP 中,rs6701379位于CEP1 70基因的3’-UTR区(3’untranslated region),其他SNP位点均位于非编码区。(2)应用ASE分析编码区SNP rs6701379的结果显示48个肺部组织样品中有12个为杂合子个体,并且A等位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低于G的表达量(P=0.000002),表明rs6701379或与其连锁的位点可顺式调控CEP170的表达。(3)运用染色质构象捕获技术(3C-qPCR)筛选与CEP170启动子区存在相互作用的基因组片段,共发现了4个与CEP1 70存在相互作用的基因组片段,其上存在8个 SNP(rs6429410、rs12406630、rs12406654、rs200997665、rs151302646、rs75388769、rs74651335和rs1766026),可能通过改变增强子活力影响CEP170表达。(4)通过构建pGL3-promoter-SNP重组质粒,定点突变SNP位点和双荧光报告检测等实验证明了rs1766026、rs12406654、rs200997665、rs75388769和rs151302646等5个位点是功能性突变,且这些位点位于非编码区,通过增强子模式调控基因的表达。(5)运用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确定了rs1766026、rs12406654、rs200997665和rs151302646 分别位于转录因子CUX1(cut like homeobox 1)、TBX20(T-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20)、HNF4A(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 4 alpha)和CUX1的DNA结合区域。(6)通过构建和转染转录因子pEGFP-N1过表达载体以及双荧光报告检测实验确定了转录因子CUX1、TBX20、HNF4A和CUX1过表达可以调控目标基因表达。其中TBX20对基因表达呈负相关作用,抑制基因的表达。本研究通过探讨1q43区域的SNP对BPD易感基因CEP170的调控机制,为进一步阐明BPD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了新方向。对于新功能性位点的确定,可为BPD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此外,本研究通过应用ASE和3C-qPCR技术研究基因组功能区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
其他文献
目的:测定并讨论急性胰腺炎(AP)早期肝素结合蛋白(HBP)与A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HBP相较于WBC、PCT、CRP预测和诊断AP继发感染的准确度和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04月~2020年10月入住湖南省人民医院EICU、综合ICU、胰脾外科、消化内科的符合纳排标准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静脉血标本,用荧光免疫干式定量法测定HBP浓度值。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显示HBP3
胶质瘤是临床上恶性原发性脑肿瘤,占颅脑肿瘤的一半以上,在全球范围内导致大量死亡。总体预后仍然较差,长期存活率低且极易复发。肿瘤免疫治疗是胶质瘤患者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通过对机体的免疫条件进行改善,从而增强其对抗疾病或肿瘤能力。而程序性死亡受体PD-1以及其配体PD-L1自发现以来已有诸多研究证明其在肿瘤免疫中的显著作用,阻断肿瘤细胞上PD-L1与T细胞上的PD-1之间的连接,
目的:研究不同角膜曲率的近视患者在SMILE手术后的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观察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并分析探讨不同的曲率患者SMILE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之间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使用前瞻性、非随机研究方法,选取于我院行SMILE手术治疗的近视患者112例112只右眼。整体性评价随访所有患者术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观察角膜恢复情况与相关并发症情况;根据术前与术后各个时间点(1周、1月、3月)记录所有患者
学生学会学习,关注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在基础课程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项目学习是以项目为核心、以教师指导结合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构建了一种学生积极探究、自主创新的教育方式,这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谋而合。本研究结合化学新课标,以高中化学必修知识为基础,针对预科师范生进行项目案例设计,从中选取四个适应于预科师范
树种选择是森林培育的重要内容,是从生长量、抗旱性、抗寒性、抗病性等方面对树种进行综合评价。为缩短树种评价时间、提高选择效率,可根据幼年的生长、抗性、表型和物候等性状对成年目的性状做出预测与选择。尽管西南地区是我国乡土杨树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但生产上长期使用欧美杨,导致了对乡土杨树的研究相对滞后,限制了对乡土杨树的认识。因此,为了扩大杨树造林树种的选择范围,对西南地区康定杨、西南杨、小叶杨、滇杨、藏
现实题材舞蹈作品来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以真实的人物表达真实的情感。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题材和故事可供舞蹈提取,通过高度集中概括和突出典型的艺术表现手段来反映现实社会问题和时代风貌。作者根据现实题材舞蹈作品的特点进行实践创作,从而编创出毕业作品《茶脉相承》。作者以现实题材舞蹈作品为研究对象,对当下现实题材舞蹈创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将其创作特征和舞蹈呈现方面进行研究。全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对作
本文主要运用反应扩散方程中的理论知识,特别是最值原理,上下解方法,单调动力系统理论以及局部和全局分歧理论,分析了一类恒化器模型的动力学性质.由于恒化器模型中不仅存在物种间竞争,而且也存在内部竞争.为考察内部竞争对恒化器模型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研究了下面一类模型:(?)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介绍了恒化器模型的生物背景和研究现状,其次引入了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一种具有内部竞争的恒化器模型,最后列
肿瘤发生机制的研究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肿瘤代谢的改变是肿瘤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研究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机制对于研究肿瘤的发生机制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丙酮酸脱氢酶(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PDH)是一种连接糖酵解与氧化磷酸化的关键酶,其活性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出现异常改变。有研究表明,P32与细胞自噬及氧化磷酸化等过程密切相关,通过与PDH的相互作用影响细胞
目的:研究严重烫伤MODS小鼠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与GLP-1/GLU比值关系并探讨其机理,从改善肠道分泌GLP-1功能新角度,为防治严重创伤MODS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90只SPF级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单纯烫伤组(30只)和MODS组(50只),MODS组制作为MODS小鼠(30%体表面积III度烫伤+腹腔注射内毒素),单纯烫伤组仅造成30%体表面积III度烫伤,
数字病理图像组织区域分割是对图像中上皮、腺腔、纤维等组织进行分割和实例描述。病理图像中组织区域的自动分割可先验性地确定最大诊断价值区域,为临床诊断提供支持,尤其是对病因和病变严重程度的判断。近年来,智能诊断技术的研究使大规模注释的组织病理学数据集的需求显著上升。针对病理图像质量参差不齐、人工分割难度大等行业性问题,本文基于弱监督学习和深度学习方法,构建了有效的、半自动的、极具泛化能力的数字病理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