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强度倒U曲线是Reddy和Goldenberg等人用西方先进工业国家的经验数据得出的结论,即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能源强度呈先升后降的倒U趋势。能源强度的变化反映着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化。因此,研究能源强度的变动趋势,对于一国或地区降低能源强度,节约能源,缓解能源危机起着重要的作用。重工业作为高耗能产业,具有较高的能源强度。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提高(即重工业化)无疑会提高能源强度。重工业化是大多数国家或地区所必经的阶段,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为了赶超发达的工业国家,往往采用重工业化发展模式。实践表明,重工业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浪费。因此重工业发展的程度及规模对能源强度的变动方向起着最为关键的影响。本文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在重工业化进程中分析能源强度的变动趋势,以突出重工业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本文旨在结合新疆数据,运用相关经济理论及统计、计量等分析方法多方位论证新疆重工业化进程中能源强度倒U曲线。首先,运用新疆1952-2007年相关历史数据,并依据成熟的工业化理论,详细分析了新疆重工业化程度。结果表明,新疆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正在向高级阶段迈进,同时重工业比重不断提高,已经取代了轻工业成为新疆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新疆重工业化程度有显著的提高。其次,在重工业化进程中分析新疆能源强度的变动趋势,运用统计方法证实了随着重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新疆能源强度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变动趋势。再次,理论分析重工业化与能源强度倒U变动的关系,指出,在重工业化进程中,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此消彼长、能源市场供求的变化以及影响能源强度的诸多因素的变化导致了能源强度出现阶段性的变化。然后,采用计量方法定量验证能源强度倒U曲线。该部分首先运用Wald检验验证能源强度倒U曲线的存在,然后通过建立动态分布滞后模刑,建立重工业化与能源强度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定量刻画能源强度倒U曲线。结果证明,1952至2007年间,新疆重工业比重的提高一直推动着能源强度的上升,同时,技术进步等其他变量的变动是1977年新疆能源强度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最后,归纳本文的分析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降低新疆能源强度的政策建议,并指出本文的研究不足,而这些研究不足将是本文未来研究的突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