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高校的体育教学无论在学生体质增强方面、还是在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方面都还不是很到位。如何强化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使其建立终身体育观,达到体育自立的目的,一直是高校体育研究的热点。俱乐部式体育教学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因此对体育俱乐部式教学的探讨,不仅能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的进一步改革,而且对大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发展、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方面都有现实的意义和作用。虽然近年来河南省各高校都在体育教学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总的框架和体系上没有根本性的突破。本文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结合河南省本科院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生的特征,对传统教学方式与俱乐部式教学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河南省普通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有88.24%的学校学制为两年,即大一采用基础课教学,大二以选项课教学为主,大学后两年基本上没有体育课。87.54%的学校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体育效能的发挥,学生对于体育课教学改革有很高的期待值。2.俱乐部式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打破过去体育课教学班分配方式,采用了多类型、多层次的组织形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不能满足不同学生不同需求方面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确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教师的作用由教学生学会“学会”到引导学生“会学、会用”。把机会和权利交给学生,择其所好、行其所能、展其所长,使学生的个性在“独立或自主”的行为中展示出来。3.俱乐部式教学引入良好的竞争机制,实行教师挂牌上课,让学生去选择授课教师,可以大大增强教师提高自我能力和知识结构创新的积极性,保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4.对学生评价进行整体的、全方位的、动态的评价,突破注重终结性的评价而忽视过程的评价的状况,按照素质教育的内涵要求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其甄别、选拔功能。5.俱乐部式教学运行后,将在时间安排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场地、器材的要求,充分地利用学校现有的体育资源,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学资源紧张的问题。6.俱乐部式体育教学可能存在学生管理难度增大、由于扩招带来的师资紧张、场地器材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等问题。7.俱乐部式教学的实施,需要得到学校领导和各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完善相应的法规制度,积极争取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开发的力度,对体育场馆资源的配置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