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瑟夫·康拉德(1857-1924)是英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一位很有影响力的现代主义作家,生于当时在俄国统治下的波兰东南部。1862康拉德全家被流放到俄罗斯北部,以致他八岁丧母、十二岁丧父,幸好被叔叔收养才免遭衣食无着的命运。后来他迷上了航海,经过近十年的摸爬滚打,终于在1888年成了一艘三桅船的船长。然而,正是儿时的不幸和青年时期的冒险经历给他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黑暗之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部以他1890年的刚果之旅为依据创作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名叫查尔斯·马洛的年轻人沿刚果河进入黑暗的非洲腹地去找寻儿时梦想的故事。途中马洛被库尔兹的传奇经历所吸引,并将拯救这位垂危的象牙代理人视为此行的另一重要目的。然而沿途所见的种种“黑暗”以及库尔兹的悲剧使他的梦想彻底破灭,也使得这次寻找“真我”的“心路历程”以失败而告终。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黑暗”之发祥地“心”的象征意义,同时列举小说发表一个多世纪以来种种由“黑暗”之“心”所引发的罪恶与悲剧,说明库尔兹悲剧的必然性,以揭示《黑暗之心》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于现代的启示意义。 本文开篇简要介绍了康拉德及其作品在英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对于20世纪之初一些重要作家的影响。同时作者介绍了康拉德的艺术观,并大致点评了他的十部最重要的作品:《“白水仙”号上的黑家伙》、《黑暗之心》、《吉姆爷》、《青春》、《台风》、《诺斯特罗莫》、《特务》、《秘密的共命运者》、《在西方的注视下》和《机会》。部分评论家认为,在康拉德的诸多作品当中,单凭《黑暗之心》或《诺斯特罗莫》就足以赋予他“文坛巨匠”的美誉。而本文作者尤为欣赏其前一部作品。原因之一在于故事所包含的深刻蕴意。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则在于它从各个层面体现了康拉德的特殊身份和生活经历对其作品内容及主题的重大影响。首先,作为一位波兰裔英国作家,他的作品既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特征,又有反殖民主义和反种族主义的特征。其次,青年时期的航海经历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写作题材,并且成就了他作品主题的多样性。更重要的是,康拉德独特的写作技巧使他的作品明显展现出超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