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整个经济社会的大发展,随着国家对农村教师生存状况关注程度的整体上升,农村教师的生活状况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相对于城市教师而言,农村教师的生活状况依然算不上好。这也就是说城乡之间的教师生活状况还有很大的差异。那么,生活在农村的教师现在的生存状况到底如何呢?他们与城市教师之间的差距到底在什么地方?出于上述考虑,本文以地处山区的L村的一个公办教师和一个民办教师为例,对农村教师的生存状况进行考察。他们分别代表了农村现有的两种具有不同资格的教师。正是因为资格的不同,这两个教师在面对自身的生存状况时,在相同行为之外还有很多不同的行动。本文一方面通过对这两个教师各种相同与不同行为及背后原因,村民对他们不同评价等方面进行考察,以期能对农村教师的生存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本文是从村庄,家庭,教师这三个层面对教师的生存状况进行考察的。就教师个人来说,他们有家庭成员和教师两重身份,这也是他们一些列行为的基本身份支撑。这两个教师他们在坚守教师职业的内在规定性与完善家庭结构功能之间不断进行着平衡。但是由于在L村,教师职责的坚守与家庭结构功能完善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必然,这也就是说,通过实现职业伦理来更好的促进家庭伦理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必然。再加之他们身处城乡巨大的教育反差这一大背景下,对职业前途的自我认知和村民的评价共同作用下,导致他们对自身从事职业的不自信。而这种不自信会必然会导致他们在这一平衡点的选择上倾向于家庭结构功能完善。进而,通过上述的分析,本文试图对农村教师的生存环境的进行更大背景上的触及。即现有的城乡教育资源分配方式上的类同,也就是说农村教师的主体地位的模糊,导致城乡教师处境处于一种不断扩大化的发展的趋势,农村教师的处境也就更加艰难,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机制的作用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