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德育的主阵地。《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了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其中政治认同居于首位。高中思想政治课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把政治认同培养作为重中之重。在教学实践的经验中,高中生政治认同状况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本研究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理论和教学实践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德育的主阵地。《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了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其中政治认同居于首位。高中思想政治课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把政治认同培养作为重中之重。在教学实践的经验中,高中生政治认同状况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本研究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理论和教学实践进行深入思考,初步总结了培养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的一些具体策略。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目的,即从理论与现实两个角度为同行尤其是新教师培养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提供具体的可行性方案。此外,介绍了有关该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课题的主要内容及采用的方法、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等。第二部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对高中生政治认同状况进行综合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辩证分析。一方面指出高中生政治认同教育值得肯定的方面,例如爱国意识强、“四个自信”程度比较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良好等等,另一方面重点指出了高中生政治认同教育目前存在的不足,例如部分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的认可度有待提升、对党和国家的最新路线方针政策需要加深认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强化理论认知、部分高中生对中华和家乡文化不够高度自信等等。第三部分立足教育系统、家庭社会、学生自身的角度,重点分析当前高中生政治认同之所以存在各种问题的原因,并进一步分析提升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必要性。第四部分则是从教材内容、教学素材、教学形式、教学手段、习题编选、教师素质等角度,重点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具体策略。
其他文献
在全面建设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下,法治教育的地位日益凸显。初中阶段是建构法律知识体系、提升法律运用能力、树立法治信仰的黄金时段,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而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要把“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教育目标传播到学生的内心深处进而上升至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义务教育阶段系统推行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必修课程
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总目标。素质教育要求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只有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出发点,才能担负起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历史重任。班级授课制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最普遍的教学模式,虽然国家大力提倡小班化教学,但是每个班级也有几十个学生,在45分钟一堂内,针对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实际操作会有困难。所以,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效果往往因人而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消化不了。针对这个问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蓬勃发展,人们需要以批判的方式来区别海量的讯息和知识。并且,2017版最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在语言技能内容中强调阅读时要“批判性地审视语篇内容”,“培养学生预测、略读、扫读、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等技能”。批判性阅读不是要求读者简单地记诵和接受文本知识,而是要主动地发掘文本中更深层次的含义,以明确作者所要传递的真正要义。这不仅是对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要求,同时也给英语教学带来了积
“学习拖延”是指明知道拖延会造成不良后果仍进行不必要的拖延,导致没能在预期内完成必须或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同时伴有不良情绪产生的行为。初中生的学习拖延表现尤为明显,且会给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研究在充分研读以往文献的基础上,以郑素瑾2009年编制的《中学生学习拖延问卷》为测量工具,选取W市X中学的562名寄宿制初中生为研究对象进行施测,发现寄
本文依据“有效教学”的理论,着眼于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结合文献资料和理论思考,希望能够对提升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从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三个部分对小学低年级(此处指小学一二年级)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阐述和研究,以期达到对小学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的目的。第一章,分析小学低年级传统文化课堂的教学现状,现状主要包
初中阶段不仅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更是其思想品德、价值观念、政治素养、人生目标塑形的关键时期。学校和教师必须抓住这一“拔节孕穗期”,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埋下真善美的种子”,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充分发挥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为了增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育人的实效性,克服传统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脱节的弊端,需要大力推进该课程的生活化教学。基于此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法律素养是社会法治化管理下新时代公民必须具备的重要思想政治素养之一,中学时期是培育学生法律素养的黄金时期,鉴于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于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比较薄弱,因此,制定策略来高效培育学生的法律素养,既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研究初中生法律素养培育的必要性,包括法
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中职学生作为未来新型技术人才的重要储备,其综合素质、技能水平直接决定着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制造强国能否实现的大局。当前,由于中职学生处于较为敏感脆弱的年龄阶段,同时受到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冲击,加之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存在一定不足,导致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教育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2014年9月4日,国家发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育部随后出台了一系列高考改革的配套方案,新一轮的高考改革正式登上历史舞台。高考制度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它是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桥梁,并对未来教育的发展有着导向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高考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如今,选课走班制作为新高考改革的重要部分
榜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方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榜样教育运用的特点和要求也发生了变化。顺应时代发展而产生的“时代楷模”,作为榜样宣传的新阵地,一经推出就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与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更是息息相关。因此,本研究立足“时代楷模”先进典型,探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时代楷模”的运用策略,旨在通过研究“时代楷模”先进典型,深化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开展榜样教育的效果,以达到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