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认知行为对先兆流产患者进行干预,分析评价认知行为干预对先兆流产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1月-2010年1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妇产科住院先兆流产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进行认知行为干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由专人在患者入院24小时内、出院前发放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t检验比较两组之间,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家庭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疾病相关信息资料如孕次、产次、孕周、流产次数,入院时患者焦虑、SCL-90各因子得分及总分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孕次、产次、流产次数与SAS评分、SCL-90各因子得分及总分有关(p<0.05),而患者的职业、家庭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孕周与SAS评分、SCL-90各因子得分及总分无关(p>0.05);对患者SAS评分及SCL-90总分影响力的大小排序依次为流产次数、孕次、年龄、文化程度以及产次。3、干预组患者出院时焦虑评分为(40.35±5.42)分,对照组患者焦虑评分为(52.17±10.2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干预组无焦虑者33例(33.0%);轻度焦虑者55例(55.0%);中度焦虑者12例(12.0%);重度焦虑者0例(0.0%)。对照组无焦虑者9例(9.0%);轻度焦虑者50例(27.0%);中度焦虑者32例(32.0%);重度焦虑者9例(9.0%)。4、干预组患者出院时SCL-90总分平均(128.85±38.64)分,对照组平均(142.32±44.86)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因子中以躯体化、恐怖、焦虑、抑郁、精神病性、人际关系有显著差异。结论:1、先兆流产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且这些负性情绪与年龄、文化程度、孕次、产次、流产次数有关,而与职业、家庭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孕周无关。2、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显著改善先兆流产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