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少数民族艺术普遍是在特有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具有突出的民族民间性与本土性的特点,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随着信息流通量的猛增,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理念迅速辐射、蔓延,少数民族艺术的发展虽然呈一片繁盛之势,但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之下仍显现出不同程度的衰落、退化甚至消亡的趋势。怎样在维护自身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利用现有传播平台更好地传播少数民族艺术,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大剧院作为国家舞台的典型性代表,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集演出、制作、社会公益于一身,面向大众开放的公共文化场所,国家大剧院坚持以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国民素质为己任,提供更多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作为国家标志性的文化设施,国家大剧院担负着展示和引领中国表演艺术、推动中外艺术文化交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使命。国家大剧院作为国家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艺术教育普及的引领者,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大平台,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基地。对其传播模式的研究,对城市剧院少数民族艺术的良好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研究着眼于剧院少数民族艺术在城市剧院的传播现状以及少数民族艺术自身传播中存在问题进行研究探索,从音乐传播学的视角,以国家大剧院中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状况为例,通过对有关演出、艺术普及教育及其活动、艺术展览等传播方式的调查,进行一些粗浅的研究,并提出剧院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必须加强艺术普及工作的建设,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抓好艺术精品建设的建议,并且在如何将大众传播媒介资源充分利用到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播中等问题上做了一些探讨,从而更有效地传播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助推少数民族艺术作品的发展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