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腹式型钢混凝土T形柱恢复力特性试验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ane_px3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是在异形柱截面中配置型钢及适量的纵筋和箍筋,多种不同的材料协同工作的一种新型组合结构。该结构能充分发挥型钢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各自优势,不但具有刚度大、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和延性好、轴压比限值大等突出特点,还兼有异形柱结构的不凸出棱柱、建筑有效使用面积大等显著优势,在地震烈度区和高层结构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基于实腹式型钢混凝土T形柱的抗震性能试验,系统的分析了其恢复力特性,并提出了适用于该构件的恢复力模型。本文以肢长厚比为3,肢厚为240mm的异形柱为原型,按1:2缩尺比例,共设计了10个实腹式型钢混凝土T形柱构件,采用“建研式”加载装置对其进行了抗震性能试验。观察试件在加载过程中的受力特点及破坏形态,并对实腹式型钢混凝土T形柱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位移角、耗能能力、强度退化、刚度退化等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实腹式型钢混凝土T形柱滞回曲线正反方向对称、滞回环饱满,整体延性较好,承载能力稳定性较好,耗能能力强,抗震性能好。通过理论分析及试验数据回归拟合给出了实腹式型钢混凝土T形柱骨架曲线中屈服点、峰值点和破坏点处各特征值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其三折线骨架曲线模型,并结合刚度退化规律及滞回特性,构建了实腹式型钢混凝土T形柱的恢复力模型。研究结果为实腹式型钢混凝土T形柱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奠定了基础,同时,本文建议的特征点计算方法和思路可为同类型或其他类型的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恢复力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土力学学科创立以来已发展了上百个土的本构模型。虽然现在对土的力学性质已经认识的比较清楚,常用的本构模型也能基本反应土应力应变关系的主要特征,但仍然有必要进一步探索
在实际工程中,大型地下孔洞结构对地震波的散射不仅对孔洞附近场地的震动有很大影响,甚至会影响到附近地面上的建筑物。所以对此类问题的求解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工程实践中都
中国是一个滑坡灾害极为频繁的国家,尤其是我国黄土地区,滑坡更是以规模大、机制复杂、危害大等特点著称于世。所以滑裂面的确定与滑坡治理已经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运输出现了重载、高速、大流量现代运输结构的发展趋向,现有公路桥梁中有相当一部分已满足不了使用上的要求,这也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深入
学位
砌体结构作为村镇地区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形式,是未来村镇建筑的发展趋势之一。村镇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防灾减灾意识淡薄,大多数村镇自建砌体结构没有经过合理的
采用Campbell-Allen和Thorne的计算模型,给出了计算常温下高性能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建议值;采用Harmathy的计算模型,给出了常温下高性能混凝土比热的建议值;对国内外关于混凝土、钢
抚仙湖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近年来水质出现富营养化趋势,根据调查抚仙湖的污染源主要为北岸的农业面源污染。人类活动是导致流域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研究了人类的农
减轻建筑物重量,增强保温节能效果,简化施工方法是当今建筑结构的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及石膏板在工程中的成功应用,对石膏板相应的研究越来越多。然而,由于
悬挂结构体系是一种新型结构体系,能充分利用高强材料的物理性能带来建筑室内和底部大空间,解决建筑功能与结构构造之间的矛盾,实现建筑物的坚固、适用和艺术美三方面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