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颅骨缺损手术修补时机的依据研究

来源 :泰山医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ongtiger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骨缺损手术修补时机的相关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105例,根据外伤性颅骨缺损减压窗的塌陷程度分为三组:减压窗轻度塌陷组、减压窗中度塌陷组和减压窗重度塌陷组。根据患者颅骨修补术前的头颅CT测量减压窗塌陷的程度:减压窗塌陷<1cm者为减压窗轻度塌陷组;减压窗塌陷1-2cm者为减压窗中度塌陷组;减压窗塌陷>2cm者为减压窗重度塌陷组。评估三组颅骨缺损患者初次术后至颅骨修补时所需时间的变化、术后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外伤性颅骨缺损手术修补时机的相关依据。结果105例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中初次术后至颅骨修补时所需时间小于初次术后3个月者79例,初次术后至颅骨修补时所需时间大于初次术后3个月者26例。减压窗轻、中度塌陷组初次术后至颅骨修补时所需时间明显早于减压窗重度塌陷组。73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获得改善,改善率69.52%。26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24.76%。减压窗轻度塌陷组:平均手术修补时间为初次术后8±0.15周;术后神经功能获得改善32例,改善率82.05%;术后并发症5例,发生率12.82%。减压窗中度塌陷组:平均手术修补时间为初次术后9±0.45周;术后神经功能获得改善26例,改善率76.47%;术后并发症6例,发生率17.65%。减压窗重度塌陷组:平均手术修补时间为初次术后15±0.65周;术后神经功能获得改善15例,改善率46.88%;术后并发症13例,发生率46.88%。减压窗轻、中度塌陷组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重度塌陷组,且术后并发症少于重度塌陷组。结论外伤性颅骨缺损以患者初次术后减压窗的塌陷程度变化作为手术修补时机的依据是准确、可靠的,而仅仅依靠初次术后时间的长短作为修补依据是片面的、不确切的。外伤性颅骨缺损应在患者颅内压正常、原刀口愈合及生命征稳定的情况下出现减压窗轻度塌陷时即可手术修补治疗。这不仅可以尽早解除患者颅骨缺损带来的精神、心理压力和改善颅骨缺损综合症,而且可终止或逆转颅骨缺损所造成的继发性脑损害,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可减少修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其他文献
<正> 一、历代寺院道观的修建概况吉林寺院道观的修建,虽然较之关内诸省起步较晚,但由于吉林系清王朝发祥之地,更兼清初几代皇帝对佛道教的尊崇,因而有清一代的三百余年间,仅
文章对来自国内7省份的163份油脂样品,包括猪油、禽油、豆油和鱼油进行了品质评估,并对不同样品之间的能值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同种油脂的品质和能值差异较大。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激光半主动制导实物仿真系统,系统主要包括光电探测、信号处理和伺服部分。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主要电路的设计。该系统体积小,操作方便,控制灵活等优
目的传统全髋关节置换使用金属对聚乙烯界面组合经过长期使用已经被认为是一个可靠的方法,但它带来了无菌性骨溶解的难题。本研究主要探讨陶瓷全髋关节置换中短期临床效果并
目的:比较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短期疗效,并对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资料与方法:2006年8月~2008年8月我科共开展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O
瘦素首次证明存在时在1994年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实验室利用位点克隆技术分别克隆小鼠和人类的同源序列(ob基因)而证实的[1],并证明了其基因、分子结构及其生理作用。瘦素主要由
研究目的探讨经颅和经脊髓低频率磁刺激对脊髓损伤后大鼠脊髓组织中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比较在不同部位磁刺激对脊髓损伤后运动恢复影响的差异,探讨磁刺激促进脊髓损
Cai等人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MOPSO)优化多目标聚类学习和分类学习框架(MSCC)的多目标问题时,种群只能得到少量的非支配解,不利于种群优化.而在此情况下,NSGA-Ⅱ由于采用了Pareto
羊梭菌病是由梭菌属的几种主要致病性梭菌引起的羊只急性传染病。现将该病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病因在正常情况下,羊肠道中的梭菌并不表现出致病作用,只有在羊只感染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