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德育论域下中小学道德知识教学研究

来源 :喀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aq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德育是“教育回归生活”理念在道德领域的最新体现,它提倡通过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道德知识是承载或表征主体际价值关系的符号,不仅包括公共道德知识,也包括个体道德知识;不仅包括道德意识,也包括日常的道德行为方式,它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传统德育课堂教学认为道德知识具有客观、普遍等特性,学生的课堂学习即是对可供掌握的、外在的、抽象知识理论体系的系统掌握。生活德育理论下的道德知识是实践型道德知识,具有主观性、控制性、情境性和生成性特征。实践型道德知识教学既还原了道德知识的实践本质,也关注了其过程意义,更赋予了道德知识以超越性品质。生活德育理论下的中小学道德知识教学从理论、路径、依据、平台四方面发生转向,使得中小学道德知识的教学机制也随之发生改变。具体而言,这一机制包括两个转化环节和四个具体教学流程。其道德知识教学的转化环节包括:认知型道德知识转化为实践型道德知识环节和实践型道德知识转化为个体道德知识环节。其中前一转化环节借助于情境细化,将具有普遍适用特性的道德知识细化为具有情境适应特性的道德知识;后一转化环节借助于个人内化,通过课堂对话,赋予个体以体验和反思。其道德知识的教学流程为:首先,划定知识适用情境,将认知型道德知识细化为实践型道德知识;其次,将实践型道德知识与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事件融合;再次,对话融合后的生活冲突事件,生成道德分寸;最后,以动态的道德境界审视生活事件,生成道德智慧。以之审视现行的德育课堂教学,其存在着认知型道德知识体系的非情境化解读,典型意义生活事件的非冲突性体验、非分寸化把握,个人道德知识获取的非境界化指引等问题。为此,以道德知识的情境化教学、道德知识的冲突性教学、道德知识的反思性教学以及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的合一化教学为德育课堂教学的策略,则能使课堂教学有效回归生活,并提高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
其他文献
近年来,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大同有限公司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集团公司的发展思路和战略目标,紧紧围绕企业转型跨越发展大局,结合煤炭市场的实际,积极应对当前煤
优秀人才在各项社会工作中都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对优秀人才培养的讨论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对优秀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高等教育机构负有重要的使命,作为高等
近年来, “信息化”一词在各行各业都具有非常高的使用频率,教育信息化作为其中的一个方面,也获得了不少专家、学者的关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教育信息
移动学习作为对终身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理念的完美体玩,以其移动性、自主性、个性化、微型化和交互性等优势已然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国内外关于移动学习的研究逐渐走向成熟,经
身体美是人人都很关心的问题,国外对于身体美方面的研究进行得如火如荼,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关注青少年身体美内化理想标准在我国文化下的适应性,对我国人才形象的塑
由于我国女子篮球运动员在绝对速度、高度上都不占优势与欧美篮球运动员同场竞技的时候,很容易的可以看出我国运动员在身高、力量上都有明显差距。因此,我国女篮需要坚持以我为
篮球运动是深受青少年喜爱的运动项目,它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我国篮球人才培养体系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中小学篮球队伍的建设,它能够
保留性双语教育(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又称“保持性双语教育”或者“维护性双语教育”,指学生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同时接受第一语言(母语)和第二语言为教学语言,
认知风格是个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的、个性化的认知加工偏好,它是个体在感知、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中个体所偏爱的、习惯化了的态度和方式,是个体差异的重要方
当代礼教是指在学校环境下以培养学生的礼性为目的,以保护民族特色、传承中华精神为功能,以符合当今和谐社会需要的道德礼义为内容,以体现当代国人精神面貌和民族气质的礼仪为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