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干旱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及真菌群落的影响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ongti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降雨格局的改变,极端干旱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将对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储存及土壤碳循环所涉及的一系列地上地下过程产生剧烈影响。亚热带森林是北半球的主要碳汇,目前日益受到地域性极端干旱的威胁,然而关于森林土壤碳在长期干旱条件下的动态变化及微生物相关的生物调控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以在中国东部亚热带森林中建立的极端干旱样地为研究平台,样地采用透明PVC板隔断穿透雨设置了干旱、干扰和对照处理样地。经过五年的处理后,于2018年生长季前后期(夏、秋季)和非生长季前后期(春、冬季)进行土壤采集。通过“最佳湿度法”将土样筛分为>2 mm(S1)、1-2 mm(S2)、0.25-1mm(S3)和<0.25 mm(S4)粒级的团聚体后,采用酸水解、BiologEco板和基于ITS的高通量扩增子测序方法测定了土壤团聚体水平上的土壤碳氮(TC、TN)和难水解碳(NHC)组分、微生物碳代谢功能及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揭示了微生物碳代谢、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相互作用、以及这些过程在不同季节和团聚体粒级间的非均质分布。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干旱显著降低了土壤含水量,但对全土的TC和TN含量无显著影响;全土理化性质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2)土壤微生物整体代谢能力(AWCD)有明显的季节和团聚水平上的差异,非生长季后期和生长季的前期普遍高于生长季后期和非生长季前期,且较小粒级团聚体(S3、S4)中的AWCD高于较大粒级的团聚体(S1、S2)。干旱对不同采样期和不同粒级团聚体中的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影响各异,在非生长季后期和生长季前期其影响更强烈,尤其是较小粒级中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氨基酸、羧酸和胺类)的利用受到更为明显的影响,说明微团聚体中的碳代谢对土壤水分的变化更敏感。伴随着微团聚体比例的增加,长期干旱可能会持续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特性。土壤理化性质对微生物碳代谢的影响也有季节差异,土壤含水量对春和冬季的微生物碳代谢影响较大,而土壤TC、TN和NHC显著影响了夏、秋冬季三个时期的微生物碳代谢。微生物碳代谢功能的变化部分归因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其中变形菌、酸杆菌和放线菌在长期干旱条件下对微生物碳代谢功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3)土壤真菌群落共划分为14个门,46个纲,357个属,土壤优势真菌类群为子囊菌、担子菌和被孢霉,占总丰度的92.2%;四个季度的优势菌纲同为Mortierellomycetes、Agaricomycetes、Eurotiomycetes、Leotiomycetes和Sordariomycetes,其相对丰度分别为13.6%-29.2%,14.7%-23.4%,11.9%-24.3%,10.2%-14.8%和5.7%-10.4%。(4)真菌群落多样性在团聚体水平上显著不同,中等粒级团聚体表现出较高的群落多样性。干旱和团聚体粒级显著影响了土壤真菌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尤其表现在干旱与对照以及较大粒级(S1、S2)与较小粒级(S3、S4)之间的结构差异。干旱显著降低了Sordariomycetes、Mortierellomycetes和Rozellomycota的丰度,而显著升高了Leotiomycetes和Dothideomycetes的丰度。土壤理化环性质占土壤真菌群落特征的最大解释量,土壤含水量和TC、TN含量是影响土壤真菌群落最大的环境因素。综上所述,本研究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角度解释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碳过程对极端干旱的响应,并为生物和非生物过程如何共同影响SOC周转扩展了研究思路,对这一过程的持续监测和调查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SOC在长期干旱影响下的发展动态和微生物调控机制。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采用实验法对2名自闭症儿童进行16周的无极健身球操课实验,通过无极健身球操的训练,观察对自闭症儿童身体行为和身体素质是否得到有效的改善,为自闭症儿童康复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实验方法是采用了单一被试设计,运用无极健身球操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运动干预,在基线期、干预期与维持期对被试的目标问题进行多次测试并记录,对获取的数据研究进行视觉图示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无极健身球操对两名自闭症的行为表现具有促进
腐败希瓦氏菌是一种常见于海水和土壤中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在水产动物或富含蛋白的食品如大黄鱼的腐败过程中占主导地位。为了抵抗外界的恶劣环境,大多数细菌在自然界中是以生
重金属排放和污染一直以来是我国水体、土壤和生态安全的主要威胁,特别是在污染物扩散和生物链集聚效应影响下,其治理难度和危害严重性不可估量。因此,从源头控制重金属排放,
目前多数聚集诱导发光(AIE)探针由于疏水性较强、离子化困难等问题,需要被包裹到水溶性纳米颗粒中进行水环境下的应用,但是对于分析检测来说,往往需要待测物与AIE探针接触才
集成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微处理器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四旋翼无人机,具有低成本、能垂直起降、机动性好的优点,在民用领域诸如航拍、植保、物流、电力巡线等场合得到
高强混凝土由于水胶比低、渗透性差,传统的外部养护方法往往很难奏效。混凝土内养护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对混凝土内养护效果的评价方法缺乏统一标准。因
深部硐室钻爆开挖过程中,爆破振动易诱发高应力围岩出现岩爆、塌方、冒顶等工程地质灾害,影响工程进度,增加成本,有时还会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因此,研究深部硐室钻爆开
棕色碳是大气气溶胶中重要的吸光性物质,会影响大气光化学过程、改变区域气候。研究不同排放源、不同地区的棕色碳的光学特性对改进全球辐射强迫模型、准确评估大气气溶胶的气候效应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生物质燃烧、煤炭燃烧与机动车排放的棕色碳的光学特征进行测定,并在我国东部地区六个站点采集大气细颗粒物(PM2.5)样品,测定棕色碳的光学参数与重要组分硝基苯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分析实际环境大气中棕色碳的吸收贡献、主
互补问题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的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其理论与数值算法是当前计算数学与运筹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在求解非线性互补问题的数值算法中,基于模的迭代方法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对非线性互补问题进行详细地理论分析和算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对非线性互补问题的研究概况.除此之外,还引入了一些本文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知识.第2章,证明了对于系数矩
等高齿弧锥齿轮是机械设备中重要的传动零件,由于等高齿齿轮啮合质量高,传动性稳定,承载能力强等优点,越来越多的被用于航空航天,工程机械,运输和其他行业。由于等高齿弧锥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