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布莱希特是二十世纪一位具有创新和开拓精神的著名戏剧家,其戏剧理论与戏剧实践带有革命倾向,在戏剧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从“技术”入手,阐述布莱希特利用新的戏剧技术创造新的戏剧形式。这种戏剧形式打破了亚里士多德式的传统戏剧的羁梏,实现了戏剧审美与教育的双重功能。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布莱希特戏剧理论中技术问题的提出。首先,在法西斯的残酷统治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情况下,走向科学的艺术是布莱希特在政治思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莱希特是二十世纪一位具有创新和开拓精神的著名戏剧家,其戏剧理论与戏剧实践带有革命倾向,在戏剧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从“技术”入手,阐述布莱希特利用新的戏剧技术创造新的戏剧形式。这种戏剧形式打破了亚里士多德式的传统戏剧的羁梏,实现了戏剧审美与教育的双重功能。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布莱希特戏剧理论中技术问题的提出。首先,在法西斯的残酷统治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情况下,走向科学的艺术是布莱希特在政治思维和科学思维影响下做出的艺术选择;其次,在柯尔施的影响下,布莱希特的技术观用辩证法认识世界本质以及进行实践,改造社会;最后,中国戏曲的音乐、“自报家门”等叙述性因素、表演技术以及李渔的戏曲观念都对布氏技术问题的提出产生了影响。第二,布莱希特戏剧理论中的技术构成。在布莱希特看来,技术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既包括电影、灯光、幻灯等现代技术,又包括戏剧创作的内在形式,它们统一于戏剧的创作过程。技术的构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在舞台结构上,舞台运用电影、灯光、音乐、幻灯等现代技术;在表演技术上,演员、角色与观众的重新定位;在剧本创作上,运用叙述性的戏剧结构、历史化创作技巧、矛盾形象的塑造等陌生化戏剧技术。第三,技术与戏剧功能的实现。一方面,布莱希特不否认戏剧的审美功能,但是这种娱乐是“求真的娱乐”,追求陌生化的审美效果。本文对布莱希特的陌生化理论与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以《伽利略传》为例论证戏剧的审美功能与技术实现问题,以便对其有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布莱希特强调戏剧的教育功能,他跟随皮斯卡托的脚步选择站在无产阶级的阵营;在戏剧中表达着强烈的政治诉求与倾向,以求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这个观点与本雅明的“政治美学”有着一致性,阿多诺却对此提出了批评意见。本文以《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为例论证戏剧的教育功能与技术实现问题,以探求布莱希特戏剧的政治理想。第四,布莱希特戏剧理论中技术观的影响与意义。在理论方面,布氏戏剧理论中的技术观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来是对马克思所提的艺术是一种特殊精神生产的观点的发展,布莱希特进一步指出艺术生产是物质生产的一部分,它们具有相同的内在结构;二来是对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有着启发作用,本雅明形成了以技术为中心的艺术生产论。在实践方面,布莱希特戏剧理论中的技术观为西方叙事体戏剧提供了独特的戏剧理论与戏剧技术;还为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戏剧创作带来了新鲜血液。最后说明现代视野下,技术全面影响社会文化领域,在这种情况下,包括戏剧在内的艺术应该如何更好地向前发展。
其他文献
财税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于解决市场失灵以及保障经济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了企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后,企业创新发展关系到国家创新地位,然而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研发需要投入较高成本、承担巨大风险,所产生的负外部性效应会跨越个体边界,影响整个市场经济发展。财税政策作为企业创新的重要外部因素,能对企业研发投入、产品技术创新进行支持,因此我国企业走上创
权衡理论指明,以资本结构为标准,公司在符合其目标资本结构的情况下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则以资本结构为对象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成为了解决公司财务管理问题的核心方式之一。通常情况下,由于调整成本的存在具有普遍性,会影响到公司的资本结构,从而会使之偏离目标资本结构。因此,基于促使资本结构趋于目标水平的目的,资本结构的调整对于其主体公司而言具有必要性。同时,股权激励促使高管利益最大化目标逐渐契合于公司价值最大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迅速攀升,但同期投资增长却渐显疲软。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经济进入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与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常态,亟需转变以要素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逐步摆脱资本依赖,通过创新引领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因此,“去杠杆”与“促创新”成为中国当前阶段的两大任务,这又进一步引出了两者之间是否能够产生良好协同效应的问题。研究企业创新对
近年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部分国家实施了各种气候政策,对全球经济活动产生明显影响。本文主要着眼于气候政策对中国碳密集型行业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对气候政策影响中国碳密集型行业出口贸易的理论机制进行探讨;其次,本文梳理了全球和中国气候政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中国碳密集型行业出口贸易的现状;然后,本文利用双重差分(DID)的方法,以2016年《巴黎协定》的生效作为政策冲击进行实证分析,
隐喻理论在近现代语言学家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等人的研究中逐渐发展出一套系统化的认知语言学,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信息传达的手段,对于表达情感、心理、思想等抽象形态的事物有着具象化、生动化的优势。查尔斯·福尔切维尔(Charles Forceville)在隐喻认知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从广告中的视觉隐喻角度发展出的多模态隐喻理论的更是与现代传媒综合模态相结合,能够通
近年来,我国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企业作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经济主体,其环境责任行为受到了社会公众的关注。企业履行环境责任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然而由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存在超额利润差,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为获取资本收益进行金融化,出现了“脱实向虚”的苗头,产业资本大量流入金融、房地产领域,导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难以推进。本文首先在梳理国内外企业金融化和环
物质性是当代西方媒介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理论家们思考数字时代、考察技术媒介、分析传播场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之一。但在文学研究领域,文学性与物质性总是二元对立,文学世界是一个与物质世界对立而生的情感空间,这一观念使得物质性问题成为文学研究的盲点。在此背景下凯瑟琳·海勒探讨了文学的物质性取向,并对文学物质性问题进行本体论的研究。受物转向思潮的影响,海勒拒绝物质性与文学性的二元对立思想,认为物质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衍生于货币、股票、利率、贵金属等传统金融产品,并且以自身杠杆性的信用交易为特征的新型金融交易工具——期货、期权,经历了一个从诞生到迅速发展的过程。金融衍生品以其特有的信用交易以及套期保值等特点逐渐成为了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推动力。其中期权因其和其他衍生品不同的特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套期保值、杠杆投机等方面。同时,现有文献中对于股票的横截面收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我国的债券市场已经进入违约常态化,“刚性兑付”已经不复存在,信用评级作为衡量信用风险的重要指标,受到众多投资者与监管机构的重视。信用评级能够解决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市场提供更多的增量信息。其中,主体信用评级由于能够更全面地反映企业的长期信用风险,是包括投资者在内众多市场参与者更为关注的对象。随着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不断发展,拥有资质的评级机构越来越多,信用评级质量问题浮出水面。近年来,
主体作为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哲学命题之一,是人们在逐步感知、认知外部环境过程中不断建构起来的自我。作为主体物理维度的身体,以及主体精神维度的意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推动主体的感知和认知层面的建构。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作为一个关键因素日益参与到主体的建构过程中,凭借发达的生物医学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改写着主体的身体和意识,带来感知主体的混乱以及认知主体的动摇。不过碍于社会现实的约束,很多技术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