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金融业也正式分步骤地对外开放。随着各项限制措施的逐渐放开,外资银行纷纷进入中国,全力争抢巨大的市场份额和优质的客户资源。作为外资银行,想在中国市场获得生存空间,必须有着比本土金融企业更为清晰的市场定位,这需要深入了解企业自有资源和能力,并针对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创新与业务组合,发现和确立其在中国的竞争战略。 文章以渣打银行(中国)为实际案例,使用银行市场分析、文献数据统计、实际案例对比等方法,分析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竞争战略,同时尝试对中国金融机构在海外的竞争战略产生启示。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对改革开放以来至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历程和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同时说明了研究方法和文章的结构与框架。 第二部分对企业竞争战略进行研究综述,重点根据迈克尔·波特教授的竞争战略理论,分析介绍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专一化战略。 第三部分简要介绍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第四部分详细分析渣打银行在中国的专一化竞争战略。具体由中国银行业宏观环境分析、渣打银行现状分析、渣打中国竞争战略分析、渣打银行中国当前竞争战略适应性分析等组成。 第五部分为渣打银行中国专一化竞争战略选择所带来的启示。在为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时的竞争战略选择做出启发的同时,更为后金融危机环境下中国本土金融机构走出国门进入海外市场时选择适合自身的竞争战略产生积极的启示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