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明与法律服务的社会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5621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廉洁、公正的法律服务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在我国推行法律服务呢?本文以国内外社会工作在刑事司法和民事领域的实践为基础,提出了创设法律社会工作学科的问题,并以此为视角分析了我国的法律服务,提出我国法律服务的出路在于实现法律服务的社会化。本文认为法律服务的社会化不仅是法治建设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本文主要内容分为8章。第一章集中论述了法律社会工作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系。本章在阐述政治文明的一般性问题之后,从依法治国与政治文明的关系入手,论述了法律社会工作是政治文明建设中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具体体现,从而表明法律社会工作对于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章回顾了作为历史实践形态的法律社会工作,并展望性地分析了法律社会工作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可行性。第三章分析了法律社会工作的价值系统,认为人道主义和社群主义是法律社会工作的主要思想基础。从人道主义来看,人道主义对法律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工作原则、工作方法、行动方向、目标诉求以及法律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等方面都产生很大的影响。从社群主义来看,本文认为从我国上海、北京等城市试点的社区矫治计划中可以看出社群主义的影响,社群主义是法律服务社会化的基础。法律服务的社会化就是强调法律服务的社会价值或者以社会为本位推行法律服务。它包括法律服务主体的中立化、法律服务形式的多样化、法律服务运作机制的综合化、法律服务价值目标的社群化。文章认为实现法律服务的社会化有利于<WP=213>降低法治建设的成本,提高法治建设的效率、有利于重塑国家和社会的良好关系、有利于回归个人的社会本质,重建良好的社会生活、有利于推进国家机构职能改革和角色转换,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第四章涉及法律社会工作的方法问题。法律社会工作方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综合了人性化与专业化的优点,它是解决法律制度中科层制弊病的有效武器。本文首先从宏观视角分析了科层制的弊病。文章认为现代社会以科层制的发展为主要标志之一。科层制的发展提高了现代社会的生产效率,但同时,科层制所带来的非人性化问题却给人们造成了负面影响。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科层制度,法律制度也以严峻的理性设计直面芸芸众生。虽然一些国家由普通民众组成的陪审团制度等法律制度部分消减了理性与情感、专业知识与日常知识之间的距离,但就普遍的范围来看,理性的法律很难真正地贴近普通生活。在处理诸如罪犯改造、家庭暴力干预等问题上,适用严格的法律并不是唯一、也不是有效的解决办法。在此,法律社会工作作为一门科学和艺术为走出现实的困境提供了解决之道。法律社会工作以提供法律和社会服务为内容、以人道主义为原则、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调整社会关系、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融合。法律社会工作在专业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方法是个案法律社会工作、团体法律社会工作和社区法律社会工作。这些方法综合了专业化和人性化的双重要求。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刻画了法律社会工作在刑事和民事领域的范围。在刑事领域,法律社会工作主要解决犯罪预防、罪犯矫治、刑事犯罪被害人援助、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治理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以美国刑事司法中的法律社会工作实践为例证,说明了人道主义和犯罪学理论的变化对于法律与社会工作融合的作用。在民事领域,法律社会工作则关注与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相关的各种行动,包括反家庭暴力、反贫困、反对拐卖妇女儿童、自杀危机干预等。本文论述了关注弱势群体的意义和方法,分析了法律社会工作者在弱势群体保护方面可以发挥的作用。本文认为法律社会工作者在弱势群体保护中,可以发挥意见人、代理人、<WP=214>咨询者、调解人和行动发起人等作用。接着,论文把弱势群体保护问题具体到反家庭暴力上,分析了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指出了法律社会工作者在反家庭暴力中可以发挥的作用。第七章专门回顾了中国基层法律服务产生和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所面临的困境,探讨了基层法律服务的社会化发展方向。第八章根据前面总结得出的法律社会工作学的基本视野分析了我国法律服务。本章首先分析了中国特色的法律服务的特征、结构和功能等。接着,本文基于对中国法律服务的现状的分析,以前面关于法律社会工作的论述为参照提出法律服务体系的转型的必要性和意义。文章认为法律服务的转型就是根据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需要,改革原有的法律服务制度,建设新的法律服务制度的过程。法律服务的转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改革:法律服务指导思想的调整、法律服务结构的改革、法律服务运作机制的重新设计、法律服务模式的转换。本文认为以建设中国特色的法律服务为目的的法律服务的转型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对于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创造性地提出了创设法律社会工作学学科的问题,并从实践形态归纳了法律社会工作的历史、阐述了法律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专业方法和行动领域等主要问题,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法律服务转型的必要性,以及对于社会主义法治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意义。
其他文献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不管是制造商还是零售商都面临着在快速有效地满足顾客多变的需求的同时又要能降低运营成本的问题。在这种巨大压力下,他们进行了各种新形式的合
目的探讨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4月—2018年12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
红二方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艰难困苦的历程,终于1936年秋,过了雪山草地,到达了甘肃哈达铺。部队来到这里不久,就从草地传来个动人的故事。 由于雪山草地气候恶劣,道路艰险,
期刊
基于“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高职课程形成性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目标科学、评价内容全面、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法与反馈形式多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注重知识、能力
施工项目是建筑企业利润的源泉,建筑企业的管理需要围绕着项目管理进行。建筑施工项目的实施也势必更多的依赖总包的能力。强化项目总包是项目的管务能力,从而堵住总包的自我
面对即将到来的权利时代,作为回应,本文对禁止权利滥用理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从禁止权利滥用理论本身到与其相关的各种法律关系再到具体法律适用,最后又讨论了禁止权利滥用在
在本实验室前期肉仔鸡锰营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论文共进行了五个试验,进一步优化探讨了络合态锰的检测方法,并采用体外外翻肠囊法、体内原位结扎灌注肠段法和自然饲喂法研究有
本文通过发动机试验平台、整车风洞试验平台的研究工作,获得了整车热管理开发的关键试验基础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了整车热管网和整车气动特性模型的搭建,运用一维与三维耦合的计
隐喻可以说是文学作品中的一颗明珠。历来对文学作品的翻译都离不开对隐喻翻译的探讨。随着学界对隐喻认识的加深,以及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有了认知隐喻这种新的思路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