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间判决制度发端完善于德国,继承发展于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在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体制中具有重要作用。中间判决制度产生于法官的诉讼指挥权,是法官于民事诉讼过程中依职权对先决事项作出的确认性判决,能够发挥固定争点、整顿审理、提高诉讼效率等作用。在我国中间判决缺失的制度背景下,我国对程序性先决事项采用裁定、决定加以判定的模式,此种模式能够及时解决程序性先决事项争端,但是对实体性先决事项采用诉中作为焦点问题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间判决制度发端完善于德国,继承发展于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在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体制中具有重要作用。中间判决制度产生于法官的诉讼指挥权,是法官于民事诉讼过程中依职权对先决事项作出的确认性判决,能够发挥固定争点、整顿审理、提高诉讼效率等作用。在我国中间判决缺失的制度背景下,我国对程序性先决事项采用裁定、决定加以判定的模式,此种模式能够及时解决程序性先决事项争端,但是对实体性先决事项采用诉中作为焦点问题进行辩论并在终局判决判决理由中加以判定的模式则存在不足之处,此种模式因诉讼过程中实体性先决事项的不确定而存在突袭性裁判风险、当事人诉讼策略的不确定性、诉讼迟延的问题。中间判决制度作为一种能够使法官于诉讼程序中公开心证且具有拘束力的判定模式,能够预先确定实体性先决事项,较好弥补上述问题。本文在分析大陆法系中间判决制度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中间判决缺失下实体性先决事项判定模式的现状以及引入中间判决制度的正当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中间判决制度的建议。全文分为四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大陆法系中间判决制度基础理论。该部分首先介绍了中间判决制度的制定背景,指出现行中间判决制度的立法意旨在于通过法官行使诉讼指挥权作出中间判决的方式引导诉讼有序推进。接着对中间判决的内涵进行了深层解读,并且将其与相关判决进行了比较区分,清晰展示了中间判决的内涵和特殊性。最后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中间判决制度,明晰了各个国家或地区在中间判决适用事项、法律效力和救济途径方面的共性和特性。第二部分:中间判决缺失下我国实体性先决事项判定模式透视。该部分以我国实体性先决事项判定模式的修改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实体性先决事项判定模式理论变革的意义,指出我国实体性先决事项判定模式经历了从“中间确认+告知变更诉讼请求”到“作为焦点问题进行辩论+终局判决判决理由部分进行判定”的理论变革,该变革理论上体现了对当事人程序主体地位的尊重,将当事人的程序参与权扩大适用于法律适用事项,实践上作为焦点问题进行辩论消除了告知变更诉讼请求存在的质疑,统一了法律适用标准。接着对现行实体性先决事项判定模式因对实体性先决事项判定时间的滞后所带来的突袭裁判、当事人诉讼策略的不确定、诉讼迟延展开论述。最后通过分析现行实体性先决事项判定模式不足的成因引出设立中间判决制度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我国构建中间判决制度的正当性。该部分首先回应了设立中间判决制度存在的理论质疑,通过对否定论者的观点进行回应来消除制度设立的顾虑。接着对中间判决制度在民事审判实践中的现实意义进行论述,指出中间判决制度能够提升审判质效、促进当事人和解、利于纠纷的一次性解决。最后对中间判决制度在司法制度改革中的理论意义进行论述,指出中间判决制度与我国诉讼体制改革、庭审中心主义改革以及程序保障理论发展的目的恰适。通过对以上三个方面的论证表明中间判决制度具备设立正当性。第四部分:我国中间判决制度的系统构建。在前面三个部分的基础上,该部分立足于我国司法现状,对中间判决制度进行了本土化改造,从中间判决制度适用事项、形成过程、判决效力、救济途径、保障举措五个方面探讨了我国中间判决制度的具体构建。
其他文献
工资作为劳动者的核心利益之一,对劳动者的生存、人格全面发展,促进劳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对劳动者的工资保障水平并不乐观。微观层面上,用人单位利用优势地位侵犯劳动者工资权利、损害分配正义价值;宏观层面上,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关系扭曲、失衡、不公平问题较为突出。在上述问题中,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工资概念、工资权利的逻辑、法理、构造、体系性认识明显不足,进而导致我国相关政策立法相对粗疏。因此,本文要研究的核
毒品大量流入社会严重损害不特定人的身心健康,因此有效抑制毒品供给始终是刑法打击的重点。2012年刑事诉讼法正式确认了公安机关采取隐匿身份侦查方式的范围及限度,为特情介入侦查涉毒案件提供了程序法支持。与此同时,刑诉法允许特情介入的同时明确规定不得引诱他人犯罪,这就对其中引诱他人犯罪的行为的惩处提出了具体要求。近年,刑事诉讼理论围绕规范特情介入方式展开系统细致的研究,产生了一系列成果,相对而言,刑法对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企业因不同于传统营利性企业的特殊属性而开始受到学界关注。目前社会企业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概念界定、主体资格、发展现状、政府激励措施等方面均略有差别,同时也存在着其作为一种新兴的组织类型而在实践中发展的局限性和困境。法律激励机制在克服各国社会企业的发展局限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然存有诸多局限。尤其是在包括中国在内的未赋予社会企业法定主体资格的国家中,法律激励机制更是存在诸多
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动力蓄电池将在2020迎来第一波退役高峰。动力蓄电池梯级利用具有经济与环保双重意义,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我国动力蓄电池存在众多技术难点待突破,电池技术、回收网络布局投入成本高以及动力蓄电池回收市场无序化导致动力蓄电池回收率难以保障等问题,梯级利用规范内容不完善、体系不成型,可操作性不强,主体行为缺乏指引和约束,行业监督管理有待加强。本文基于动力蓄电池梯级利用现有规范内容和实
我国司法实践中涉及名誉侵权的诉讼不断出现。名誉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在我国民法通则,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所作出的司法解释与解答中,可以看到对名誉权的保护规定。我国侵权责任法中规定了过错责任原则1。该原则认为行为人的加害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时,必须加害人主观上对损害的发生持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状态,才会因此承担过错侵权的赔偿责任。周清林称民法典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2民法典的出台对保障权利起着一定作用。法典第1
“行政机关在职权范围内对行政协议约定的条款进行的解释,对协议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人民法院经过审查,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作为审查行政协议的依据”,这一最高法指导案例裁判宗旨中明确指出的行政机关的协议解释权,以其行政优益权的特殊属性,于行政协议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在行政协议订立履行的全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行政机关变更解除等单方行为作出的主要依据,然而当前学界相关的系统性研究却几乎空白。无论是从理论还是
传统内部行政行为的学理研究集中在其可诉性与“外部化”方面,在视角上多从外部行政出发。这导致对内部行政行为的研究未能从整体上进行观察,未能实现行政与司法双重面向的统合,本文正是这种整体性思考的一种尝试。本文的中心命题,即本文重构之内部行政行为概念是:内部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在管理内部行政事务过程中,以内部行政系统中具有特殊法律地位的组织和公务员为对象作出的具有行政法意义的行为。其基本类型包括制定内部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人工智能、基因编程、核技术等为代表的科技领域正在重塑人类社会,其蕴涵的不确定性风险也引起国家治理层面的变革。科技风险的不确定性、广义价值冲突性以及有组织不负责的特性昭示旧行政治理模式的失调与新治理模式的渐进性成型。风险规制仅仅依靠权力的针对性控制并不足以取得良好的规制效果,而科技的复杂性更使科技风险规制所面临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提高,以控权为价值取向的传统行政法理论亟待面向科
将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发展变化以及文献研究进行梳理,可看出2018年以前中国的立法一直没有明确建立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凭借惩治贪腐犯罪的社会风向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正式新增了刑事缺席审判程序。制度运行初期有较多需要改善的地方。目前已有诸多学者提出建议,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有学者提出全流程监督缺席审判程序的建议以及技术引进司法的提议,这两种建议为解决刑事缺席审判制度运行难
流动质押作为顺应当前经济交往需求的担保方式,逐渐发挥着其独有的经济价值,但不免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除引言和结语外,本文正文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第一部分流动质押制度的现状分析。通过对中国裁判文书网的裁判文书进行检索,挑选适当经典案例,并结合前、后《民法典》时代相关司法、法律文件的更替,引出当前流动质押制度的司法实践争议焦点集中于:第一,流动质押制度建构仍需完善,具体表现在完善流动质权的设立、公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