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为Ⅰb2、Ⅱa2期,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治疗组在接受2个疗程的TP方案化疗后再行宫颈癌根治术,对照组则直接行宫颈癌根治术。通过盆腔MRI测量治疗组化疗前后宫颈肿瘤体积、盆腔淋巴结最大直径,通过阴道彩色超声多普勒测量化疗前后宫颈局部病灶的血流指数(RI)并进行对照,并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病理等方面的差异,以此来评估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结果:化疗反应率总的临床有效率达85.44%;首次化疗前宫颈癌平均体积为24688.03±7659.23mm3,末次化疗后宫颈癌平均体积为6327.11±1169.02mm3;首次化疗前盆腔淋巴结最大直径平均值为17.81±2.37mm,末次化疗后盆腔淋巴结最大直径平均值为9.19±1.38mm;首次化疗前RI平均值为0.386±0.035,末次化疗后RI平均值为0.489±0.061,上述数据前后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O.05)。手术时间治疗组平均为3.6±0.4h、对照组平均为4.2±0.5h,术中出血量治疗组平均为430±157ml、对照组平均为720±142mL;治疗组术后宫颈病灶阳性率为88.46%;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盆腔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11.53%、26.92%;治疗组和对照组脉管受累阳性率分别为15.38%、38.46%;治疗组和对照组浸润深层间质发生率分别为19.23%、53.84%,以上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O.05)。化疗不良反应骨髓抑制I度为61.53%,Ⅱ度为38.46%,胃肠道反应I度为45.45%,Ⅱ度为36.36%,Ⅲ度为18.18%。结论:新辅助化疗能明显缩小宫颈癌病灶体积、减小盆腔淋巴结直径、增加RI指数,从而为手术切除创造了条件。但新辅助化疗同时也掩盖宫颈间质深层浸润、脉管受累、及淋巴结转移的病情,干扰了临床医师对宫颈癌手术后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患者是否获益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