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我国乳腺癌的患者中,年轻人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并且整体发病率也在上升。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乳腺癌发病率偏低,但我国女性的作息规律、饮食习惯等都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使导致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增加,并使乳腺癌发病率处于逐年增加的状态,并且在未来的很长时间里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可能继续增长。乳腺癌的一级、二级预防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早发现并进行早期治疗是预防乳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是发生于乳腺小叶和乳腺导管内的增生性病变。主要包括:普通型导管增生(usual ductal hyperplasia,UDH)、柱状细胞病变(columnar cell lesions,CCL)、非典型导管增生(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ADH)、导管原位癌(ductalcarcinoma in situ,DCIS)。流行病学研究证据、组织病理学研究证据、分子遗传学研究证据都表明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是乳腺癌的前驱病变。并且Page等对10542位经活检确诊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患者进行了长达17年的随访,发现这组增生性病变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患浸润性乳腺癌的风险,UDH、ADH、DCIS发生浸润性乳腺癌的风险大概是正常人的1.5倍、3~5倍、8~10倍,CCL目前还没有数据报道。虽然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增加了患乳腺癌的风险,但是哪些会转变为乳腺癌,转变为乳腺癌的途径是什么目前尚无定论。因此从这些前驱病变中找出真正的癌前病变,并对癌前病变进行早期干预,可以有效的阻止乳腺癌的发生。在正常细胞的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活性氧,并且外源性化学物质及电离辐射等的影响会进一步增加活性氧的产生。活性氧会引起细胞损伤,使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受到干扰。参与DNA、RNA合成的核苷酸也会受到氧化损伤。进而会引起DNA的氧化损伤,促进细胞的死亡。MutT同源酶1(MutT homolog 1,MTH1)是重要的氧化损伤修复酶,并且已经被证实存在于肺癌、结直肠癌、口腔癌、人脑胶质瘤、肝癌等众多恶性肿瘤中。此外,溃疡性结肠炎是结肠癌的前驱病变,研究证实MTH1在溃疡性结肠炎存在表达且明显高于正常细胞。丙型肝炎病毒明显增加了肝癌、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发生率,研究表明MTH1在慢性丙型肝炎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细胞。并且研究结果均表明这些癌症的前驱病变都暴露在持续的DNA氧化损伤当中,导致MTH1增加,这可能是恶变的原因。MTH1在乳腺癌前驱病变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表达情况尚未有人报道,故本研究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TH1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及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9例正常乳腺组织(normal breast tissues)、28例普通型导管增生(usual ductal hyperplasia,UDH)、23例柱状细胞病变(columnar cell lesions,CCL)、27例非典型导管增生(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ADH)、30例导管原位癌(ductalcarcinoma in situ,DCIS)和67例浸润性乳腺癌(invasive breast cancer,IBC)中MTH1的表达情况。结果MTH1蛋白在正常乳腺、UDH、CCL、ADH、DCIS、IBC中表达的总阳性率分别为10.3%(3/29)、32.1%(9/28)、52.2%(12/23)、59.3%(16/27)、90.0%(27/30)、93.3%(63/67),其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968,P<0.001)。多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DCIS组和IBC组MTH1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x2=37.435、65.974,P<0.005)、UDH组(x2=20.592、41.219,P<0.005)和CCL组(x2=9.583、21.598,P<0.005)。MTH1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年龄、淋巴结是否转移、ER、PR、HER-2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1、正常乳腺、UDH、CCL、ADH中MTH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与浸润性乳腺癌中MTH1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且MTH1的阳性表达率呈递增趋势。DCIS中MTH1的阳性表达率与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差异不明显。2、MTH1蛋白的表达与浸润性乳腺癌的肿瘤大小、年龄、淋巴结是否转移、ER、PR、HER-2表达无明显相关性。3、MTH1阳性表达率的逐级递增表明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发生癌变的过程可能与MTH1的过表达相关,因此对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行MTH1检测可能有利于早期发现浸润性乳腺癌。通过监测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MTH1蛋白的表达判断病变可能发生恶性转化的风险,并可能通过运用MTH1抑制剂减少乳腺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