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合同法》第229条是关于“买卖不破租赁”规则的规定,但其只是对以往法律和司法解释进行了总结和沿袭,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限于十几年前理论研究水平有限,司法实践中所暴露的问题不如当今社会纷繁复杂,立法技术不甚先进,使之规定过于简单笼统。在本文的论述中,笔者对买卖不破租赁规则进行了分析,挖掘了该规则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参照国外立法,在合理借鉴其高超的立法技术和先进理念的情况下,结合中国国情,对我国的买卖不破租赁规则提出了立法建议,以期使之更加完善。文章主要分为以下三大部分:第一章从一个案例入手,对比一审法院和二审法院的不同判决,引出三个主要的争议问题,界定了文章的讨论范围。这三个争议点贯穿全文,分别涉及买卖不破租赁的构成要件和三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问题,是实践中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第二章是对买卖不破租赁规则的剖析,其中包括对上述案例中的争议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其他有助于理解买卖不破租赁规则和解决案例争议点的问题也在此展开,主要包括:简单交代买卖不破租赁的概念,探讨了租赁权的属性,为下文具体分析争议点奠定基础,并以此来揭示买卖不破租赁规则的法律价值和存在意义。三个争议点的具体解决部分是实践中争议最多,操作最难,也是和三方当事人联系最为密切的。而细化此规则的构成要件及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有助于在司法实践中简易此规则的操作性,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三章主要对文中案例的处理意见进行了简述。因争议点的存在是由于规则自身构建不完善所造成的,上文分析了这些缺陷给司法实践带来的不确定性,笔者在此部分主要是解决问题,并有所对应的提出具体的立法建议,以期完善我国的买卖不破租赁规则,达到减少讼源与安定秩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