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对胸腺瘤组织学分型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26例经病理证实的胸腺瘤患者,其中低危组胸腺瘤146例(A型、AB型及B1型为23例、96例及27例),高危组胸腺瘤80例(B2型、B3型为53例、27例),按照7:3比例分为训练集(159例)及测试集(67例)。利用ITK-SNAP软件沿动脉期(AP)及静脉期(VP)肿瘤的最大层面进行手动勾画,生成感兴趣区(ROI)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对胸腺瘤组织学分型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26例经病理证实的胸腺瘤患者,其中低危组胸腺瘤146例(A型、AB型及B1型为23例、96例及27例),高危组胸腺瘤80例(B2型、B3型为53例、27例),按照7:3比例分为训练集(159例)及测试集(67例)。利用ITK-SNAP软件沿动脉期(AP)及静脉期(VP)肿瘤的最大层面进行手动勾画,生成感兴趣区(ROI),导入Pyradiomics软件提取特征并采用图像生物标志物标准化倡议(IBSI)标准,利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算法(m RMR)及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子算法(LASSO)分别于AP、VP图像进行影像组学特征筛选并建立AP、VP影像组学模型,同时联合AP及VP图像重新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并建立动静脉期(A-VP)影像组学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上述3种模型对胸腺瘤组织学分型的预测效能,随后将整个数据集随机分解100次,建立不同的训练集及测试集并比较3种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效能(AUC值、准确性、敏感度及特异度)是否存在差异。比较不同组织学分型胸腺瘤在临床、CT特征之间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胸腺瘤组织学分型相关的临床及CT特征构建临床模型,其中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重症肌无力(MG),CT特征包括肿瘤最大长径(Dmax)、位置、形态、边界、囊变坏死、钙化、局部侵犯、转移、强化均匀性、AP及VP CT值、强化方式。联合影像组学特征及临床、CT特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影像组学诺模图,ROC曲线及AUC值评估影像组学诺模图的预测效能,De Long检验比较影像组学模型、临床模型及影像组学诺模图AUC值是否存在差异,Hosmer-Lemeshow检验及校正曲线评价影像组学诺模图的拟合优度,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影像组学诺模图的临床效果。结果分别从AP及VP图像提取788项影像组学特征,于AP、VP以及A-VP分别筛选出3、17、19项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影像组学预测模型,AP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及测试集的AUC值分别为0.78(95%CI:0.70-0.85)、0.76(95%CI:0.65-0.88);VP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及测试集的AUC值分别为0.85(95%CI:0.79-0.92)、0.84(95%CI:0.74-0.93);A-VP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及测试集的AUC值分别为0.89(95%CI:0.84-0.94)、0.85(95%CI:0.75-0.94);训练集中,A-VP影像组学模型AUC值、准确性、敏感度及特异度优于AP及VP影像组学模型(P<0.05),VP影像组学模型AUC值、准确性、敏感度及特异度优于AP影像组学模型(P<0.05),测试集中,3种影像组学模型在准确性、敏感度及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P及A-VP影像组学预测模型AUC值大于AP影像组学预测模型(P<0.05),VP与AVP影像组学预测模型AU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胸腺瘤与高危组胸腺瘤在性别、年龄、MG、形态、边界、是否钙化、是否侵犯临近组织、是否转移、AP CT值、VP 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小、位置、囊变坏死、强化均匀性及强化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模型在训练集及测试集的AUC值分别为0.79(95%CI:0.71-0.86)、0.81(95%CI:0.70-0.91)。影像组学诺模图在训练集及测试集的AUC值分别为0.91(95%CI:0.86-0.95)、0.88(95%CI:0.80-0.96)。训练集中,影像组学诺模图及影像组学模型AUC值大于临床模型(P<0.05),影像组学诺模图与影像组学模型AU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试集中,影像组学诺模图、影像组学模型及临床模型AU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A结果显示阈值概率为0.1-1时,影像组学诺模图临床效用优于影像组学模型及临床模型。结论(1)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对胸腺瘤组织学分型有良好的预测价值。(2)VP及A-VP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效能优于AP影像组学模型。(3)影像组学诺模图的临床效用优于临床模型及影像组学模型。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Chronic Hepatitis B)和乙型肝炎肝硬化(LC,liver cirrhosis)患者低病毒血症(LLV,Low-level viremia)与肝脏炎症、纤维化进展的关系。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11月30日前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肝病门诊口服核苷(酸)(NAs)类药物抗病毒治疗疗程≥1年,且HBV DNA<2000IU/ml的CHB和LC患者的临
目的:明确骨肉瘤中唾液酸结合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15(Siglec-15)的表达及Siglec-15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焦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探索骨肉瘤细胞中Siglec-15、自噬、侵袭迁移之间的关系,及Siglec-15影响骨肉瘤细胞侵袭迁移的可能机制。方法: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确诊为骨肉瘤的52例患者组织制作病理切片,检测骨肉瘤组织中Siglec-15的表达情况,分析Siglec-15的
目的:探讨槲皮素(Quercetin)在烟曲霉菌性角膜炎体内及体外模型中的抗真菌和抗炎作用,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1.在体外,用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实验测定槲皮素的抑菌作用,收集烟曲霉菌菌液后,用倍比稀释的槲皮素溶液进行处理。CCK-8细胞毒性实验用来观察槲皮素对体外正常繁殖的人角膜上皮细胞(Human corneal epit
目的: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是BG的主要核团之一,也是唯一的兴奋性核团,其神经元电活动的变化在调节皮层运动神经元兴奋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pelin最初从牛胃分泌物中提取而来,含有77个氨基酸的apelin前体肽裂解生成apelin-13、apelin-17和apelin-36等活性肽,以apelin-13活性较强。Apelin受体APJ属于G蛋白耦联受体家族。
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行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治疗前标准化氟18-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参数TLR(tumor SUVmax-
目的:随着糖尿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考虑到糖尿病创面微环境的复杂性,对于糖尿病患者难以愈合的创面,迫切需要设计和开发新型多功能创面敷料。本研究采用复合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负载抗炎成分的纳米纤维创面材料,并对其治疗糖尿病创面的能力进行了系统研究。糖尿病伤口是一种慢性的难愈合的皮肤疾病,研究认为伤口长期处于炎症状态是糖尿病伤口难愈合的的主要原因。白头翁皂苷B4(Anemoside B4,ANE)是一种来
目的探讨来那度胺单药维持治疗中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安全性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影响维持治疗疗效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21年4月就诊的90例DLBCL患者,其中45例接受来那度胺单药维持治疗作为观察组,45例未维持治疗作为对照组。收集包括年龄、性别、初诊时间、分期、分级、国际预后指数(IPI)/年龄调整的国际预后指数(aa-IPI)、B症状、东部肿瘤协作组(EC
研究目的:既往研究表明,婚姻状况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之间存在联系,但其具体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索中国北方汉族认知正常人群婚姻状况与AD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生物标志物之间的关联。研究方法:本研究人群来源于中国人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与生活方式(Chinese Alzheimer’s Biomarker and Lif
目的:研究人源诱导多能干细胞(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hiPSCs)来源的外泌体(hiPSCs-exosome,hiPSCs-Exo)的促血管生成能力,并对其中的分子机制进行初步探究,旨在为解决泌尿系组织工程修复过程中因移植物血供不良而导致修复失败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通过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鉴定hiPSCs的多能性标志物的表达;通过两步诱导法
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s,PM)暴露可诱导心毒性,但相关致病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构建真实环境颗粒物暴露模型、心肌细胞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β,PDGFRβ)高表达模型、小鼠心脏组织PDGFRβ高表达模型、心肌细胞甲基化抑制模型深入探讨大气PM暴露诱导PDGFR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