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想”一词最早源于拉丁语“associo”,意为关联、联系。语言学领域中的联想是指语言符号唤起语言使用者储存在大脑中的相关信息。在某一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往往概括自己对客观世界的感性认识和情感体验,对一些词汇赋予诸如善良、邪恶、美好、丑陋等内涵,于是产生了联想意义。英国语言学家杰弗里·利奇对联想意义做了深入研究。在他1981年出版的《语义学》一书中将意义分为七大类,其中内涵意义、社会意义、反映意义、情感意义和搭配意义都具有不限定、可变化的特性,这五种意义都可以用联想意义这一名称来概括。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中,同一事物可以引发完全不同的联想,具有不同的联想意义。翻译文化学派的重要人物安德烈·勒菲弗尔认为,翻译即改写,译者是在一定的时期和文化背景中受诸多因素影响而翻译出目的语文本的。因而,在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中,为了有助于儿童读者群更好地理解源语文本以及激发他们在目的语文化中相应的联想,译者需要对一些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的联想意义做出适当地改写。《纳尼亚传奇》是由英国作家C.S.刘易斯创作的一部经典的世界儿童文学作品,它由七部奇幻小说组成,情节引人入胜,想象奇特。本文以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及利奇的联想意义为基础,旨在研究译者在《纳尼亚传奇》汉译本中因为目的语文化和源语文化差异而做出的联想意义的改写。通过对比分析该小说的中英文本,本文从颜色词、动物词和植物词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译者对其联想意义的改写。译者在翻译中对相同的颜色词做出不同的颜色改写,更加具体、形象化,开拓了儿童的想象空间。同时,译文运用了大量动物和植物比喻对原文进行了改写,更加贴近儿童生活,使其容易联想出生动的画面。因此,对颜色词、动物词及植物词的联想意义做出合适的改写有助于激发儿童读者想象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认知水平以及扩展文化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