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论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研究

来源 :北方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fasof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近百年的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可以看出其研究大多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第一类是讨论诗歌形式和内容关系的问题。其中包括诗歌直译论、意译论;格律论、散体论、形似论、神似论;诗歌翻译音美、形美、意美论,以及诗歌翻译多元标准论。第二类多集中讨论诗歌可译性及其翻译史料研究。第三类则是诗歌翻译批评研究。研究者往往集中对某译者的某具体译作进行评点,并借此表达自己对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观点。第四类则是诗歌翻译与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他们分别从跨文化交际、关联理论、认知语言学和接受理论等角度对中国古典诗歌英译进行解释,然而,现有从语用综观角度来分析诗歌翻译中复杂的顺应现象的研究者。本文拟从维索尔的顺应论出发,从社会、语言、文化、认知等方面对中国古典诗歌英译进行探索性研究,考察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探讨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中语言和语境层面的动态的顺应过程、译者的顺应意识程度,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同英文译本的比较分析,揭示古典诗歌翻译过程中的各种顺应对提高英文译本质量的影响,并试将建立一个统一的研究框架,以扩大对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研究的发展空间,从而丰富我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
其他文献
人类社会的全球化进程同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 ,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的生长点和催化剂。全球化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推动着社会主义制
动词+补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在句法和语义研究中一直占有一席之地并成为国内外语言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历时、共时角度分析,却都很少从细节方面进行全面
词类是语法研究的基础,而英语和汉语等分析语中“副词性名词”的词类地位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副词性名词”这一概念起先由Larson于1985年提出,他认为“副词性名词”
语言符号系统中存在着诸多关系,如:相似、对比、对立,等等。在对比关系中,有两种现象:一项较为特殊、具体、复杂,因而频率低;另一项则较普通、笼统、简单,因而频率高。这一现
复合词显然已经成为科技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科技的出现以及发展,科技英语逐步形成,并且引起了科学和语言学领域的极大注意。科技英语也是科学家以及技师为了满足科学
在新闻语篇中存在大量的转述引语,一方面这是体现新闻报道客观性、加可信度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也是表达作者观点和立场的一种隐含手段。引语在形式上引用别人的话,没有夹杂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MI)小鼠心脏高表达的微RNA-1(miR-1)能否进入脑组织,影响神经元功能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结扎(LCA)4周建立C57BL/6小鼠MI动物模型。透射电子显
肌肉和骨骼在骨质疏松、肌少症等疾病中往往同步变化,存在密切联系。相邻肌骨之间存在正反馈的回路机制,以通过分泌调控因子相互调节,并且在细胞水平存在细胞间信号传导,但均
背景:2018年国家癌症统计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乳腺癌已经超过肺癌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在我国,每年乳腺癌新发病例大约为27万,专家指出早诊断早治疗,其治愈率可达90%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非均质性肺疾病,其特征为持续性的过度炎症,导致组织重塑,肺泡损害,气流受限和肺功能加速下降。吸烟是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吸入的香烟烟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