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编制《幼儿汉语语言能力与兴趣评定量表》,为幼儿汉语语言能力的发展和兴趣的评定提供测评工具。根据评定的结果,选择在汉语语言与兴趣方面发展滞后的幼儿,开展有效的干预训练,为培养和提高幼儿汉语语言能力与兴趣的发展而提供解决方案。方法:1.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采用访谈法、专家学者评定法和结构化问卷进行测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幼儿园一线幼师共30人,回收有效问卷28份,有效率为93.3%。其中男幼师5名,女幼师25名;大、中、小班人数分别12、11和7人。抽取了两所幼儿园7个班级,由班主任对每位幼儿进行他评,共评定198名幼儿,回收有效评定190份,有效率为95%。其中男童100人,女童89人。大、中、小班幼儿分别为21人、109人和59人。2.采用实验法,对幼儿园中班和大班两个年级共7个班级的幼儿们进行《幼儿汉语语言能力与兴趣评定量表》的测评,并结合幼师反馈意见,选取了能力与兴趣水平较低的16名幼儿,在其中随机分配8名学生为实验组,8名为对照组。以游戏法作为主要的训练方法,对幼儿进行为期2个月的8次训练。对被试者的前测和后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量表编制:(1)量表结构,幼儿汉语语言能力与兴趣评定量表由两个分量表、六个分测验25个项目构成。其中,借鉴项目共4个,自编项目共21个,自编率为84%。(2)项目分析,量表的项目平均数在2.52~3.18之间,平均为2.82;项目标准差在0.77~0.98之间,平均为0.84;项目通俗性水平在0.63-0.80之间,平均为0.70,项目区分度在0.61~0.79之间。平均为0.70。(3)量表质量,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53,α系数为0.84。验证性因素分析的RMSEA为0.10,模型拟合指数CFI为0.85,TLI为0.82。总量表与校标效度为0.64。2.干预实验:(1)干预前组别与年级的多变量方差分析,组别与年级交互效应的?值为0.89,组别与年级在多个因变量上无交互作用;组别主效应?值为0.92,组别在总量表和两个分量表上无显著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为等组;年级主效应?值为0.91,年级在总量表和两个分量表上无显著差异。(2)干预后组别与年级的多变量方差分析,组别与年级交互效应的?值为0.62,组别与年级在多个因变量上无交互作用;组别的主效应?值为0.11,p<0.01,组别总量表分和分量表上存在差异;年级主效应?值为0.88,年级在总量表和两个分量表上依旧无显著差异。(3)干预后差异量比较,组别和年级交互作用的?值为0.71,p>0.05,组别与年级在多个因变量上无交互作用;组别的?值为0.21,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三个因变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年级的?值为0.79,p>0.05,大班与中班在多个因变量上无显著差异。结论:1.幼儿汉语语言能力与兴趣评定量表具有相当的自主性。2.幼儿汉语语言能力与兴趣评定量表质量优良。3.幼儿汉语语言能力和兴趣的干预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