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精神来自于文化传统、时代精神和外来观念,由三者之间作用与张力所导致。它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实践中提炼、凝结、积淀而成,为民族成员所普遍认同和提倡。它是一种使民族成为其自身的最基本的规定性,是对推动社会发展有利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想品格。它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精华,属于民族意识的最高层次。中华民族精神是华夏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思维方式等的总和,它体现在本民族大多数成员的言行之中,是中华民族之所以为其本身的最根本、最集中的标志。中华民族精神是在五千多年华夏文明的漫长历程中积淀而成的,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对于其内涵,一些学者从传统文化和经典文献中提取归纳,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华民族精神与本民族一样,有自己的历史、现在与未来。当然,不同的历史阶段其内涵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可将其划分为历史传统精神、革命传统精神和新时期精神。这些意见虽然都有其合理性和精辟之处,不过都还显得内容庞杂。党的十六大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提炼和概括,明确提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守护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今天,我们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要实现和平统一大业,要应对全球化挑战,要维护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等等,都需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总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伟大民族复兴,需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任何一个民族要想走向强大,就必须有先进的民族精神。既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那么,实现中华伟大民族复兴,应当怎样弘扬和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呢?经过学理根据和理由的分析,我们可以进入更深入地思考,最终作出具有现实性的解答。结合有关学者的研究,本人认为主要从以下几点抓起: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物质基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政治导向和制度保证;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结合时代文化吸收和借鉴国外文化的优秀成果,立足于发展先进文化;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使其融入青少年的血脉之中;应当重视和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对民族精神的研究;要注重提高国民素质,为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主体保障等等。在对国民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中,弘扬和培育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们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