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初唐文学及文论的全面考察,本文认为,初唐百年诗歌的“缓慢发展”其实并非停滞不前,尽管没能使人看到值得欣喜的大变革的出现,但作为李唐之兆始的贞观一朝所奠定的诗风格局却对后世诗风的发展方向有着决定性的关系。而在这一阶段中,以唐太宗及其群臣为主体的宫廷诗人的诗歌创作活动和文学理论的建立对于初唐文学格局的形成具有无庸置疑的决定性作用。而目前学界以此为题作专门研究的文章尚不多见,故作者不揣浅陋,拟就贞观朝君臣的文学活动及文学思想作一番考证与论述。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章为太宗朝馆阁学士制度浅论综观太宗践祚前后,终其所治之世,设立文学馆、承继弘文馆,开辟崇贤馆,广招文士。馆阁学士对于唐初的政治、文化与学术的影响甚巨,尤其学士臣僚们的文艺思想及创作活动不但塑造了整个贞观诗坛的风气和基本面貌,其后泽亦远被唐世,遗响久远。本章共分三节加以论述:学士制度溯源简述、唐初文学馆及弘文馆设立的现实政治目的及文学馆与弘文馆臣的文学文化活动及意义。第二章主要论述唐太宗的文学主张及创作与其对初唐诗风的影响。作为一个王朝的建立者、开拓者、领导者,唐太宗充分认识到了经术、文学对于社会道德规范的形成与政治上的长期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他又十分喜好诗歌的审美特征,并对此有相关论述,这也是因为他自己本身亦可算是唐初一位具有代表性的诗人。由于身具政治家与诗人的双重身份,故而其诗歌创作及理论对当时及有唐一代皆影响深远。本章分两节,分别阐述作为政治家的唐太宗的文学观与作为诗人的唐太宗的文学观及其相辅相成之关系。第三章是唐太宗及其馆阁群臣事迹编年考。对文学活动和文学理论的分析评述始终都应建立在史的基础上,并以历史的眼光看待之,因此,对于初唐君臣的事迹编年考证则成为本文题中应有之义,故录之于文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