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氟取代咔唑类化合物16--3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dd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课题组在前期咔唑类DNMT1小分子抑制剂基础上,设计合成了新的氟取代咔唑类DNMT小分子抑制剂。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确定氟取代咔唑类化合物16-3对DNMT的抑制活性和选择性,并通过细胞、分子生物、及动物实验等方法初步探讨这一新型化合物体内外的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1.化合物结构的确定及DNMT选择性检测
  通过质谱,红外,核磁等确定新型氟取代咔唑类化合物16-3的结构和纯度,并通过酶活性检测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化合物16-3对DNMT1的抑制活性和选择性。
  2.化合物对各种肿瘤细胞增殖及周期的影响
  用MTT检测法检测24h、48h、72h不同给药浓度下化合物16-3、DC517、RG108对肿瘤细胞A549、MNK45、HEPG2、HCT116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ry,FCM)检测不同浓度16-3、DC517、RG108作用肿瘤细胞24h后对细胞周期的阻滞和凋亡率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从凋亡、周期蛋白的角度,检测16-3、DC517、RG108作用于HCT116细胞后,Akt、P-Akt、GSK、Bcl-2、Bax、Caspase-3、Caspase-8等蛋白表达的情况。
  3.化合物16-3对裸鼠HCT116细胞皮下移植瘤的影响
  通过皮下注射将HCT116细胞种植于裸鼠左前腋下,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造模成功的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RG108高中低剂量组、DC517高中低剂量组、和16-3高中低剂量组,每组6只,并设立空白对照组。经腹腔隔日给药,给药16天,观察裸鼠的生命体征变化,测量各组裸鼠的肿瘤体积生长变化。在末次给药24h后取材,测量裸鼠肿瘤大小,并称量裸鼠体重及肿瘤重量。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染色法观察给药后裸鼠肝脏、肾脏、结肠及肿瘤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特点;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切片内DNMT1和P16蛋白的表达。
  结果:
  1.化合物16-3是课题组在先导化合物DC517基础上,设计合成的小分子非核苷类化合物,经检测其纯度在98%以上。DNMT酶活性检测发现这一化合物具有显著的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活性,并具有DNMT酶属选择性。在蛋白表达方面对DNMT1蛋白量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
  2.化合物对不同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增殖的影响
  (1)16-3、DC517对不同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16-3、DC517对各肿瘤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HCT116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最高,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较弱。总体评价,化合物16-3的增殖抑制作用相对DC517要弱一些。另外,可以发现16-3、DC517对肿瘤细胞的抑制均有明显的时间浓度依赖性。
  (2)16-3、DC517、RG108对正常细胞GES的抑制作用:RG108、DC517、16-3作用于GES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311.91±2.49μM,2.786±1.18μM,4.346±1.18μM。DC517和16-3对正常细胞的杀伤力要强于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而化合物16-3毒性较先导化合物DC517有所降低。
  (3)流式细胞术检测16-3、DC517、RG108对肿瘤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RG108主要阻滞细胞的S期,16-3和DC517主要使细胞周期停留在G2期。
  (4)流式细胞术检测16-3、DC517、RG108对不同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细胞凋亡与增殖抑制的结果基本一致,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化合物对HCT116的促凋亡作用更加显著。其中化合物DC517和16-3凋亡率明显高于RG108。
  3.化合物16-3影响HCT116细胞的作用机制
  (1)16-3、DC517、RG108作用于HCT116细胞后周期蛋白的表达:三个化合物均对周期蛋白有调控作用。蛋白表达的周期差异性较细胞周期检测的差异性明显,这可能与细胞周期检测中存在的其它干扰因素相关。同时,具有抑癌作用的蛋白P53和P16的表达量有显著的提高。
  (2)16-3、DC517、RG108作用于HCT116细胞后凋亡蛋白的表达情况显示,化合物对凋亡蛋白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可以经PI3K/Akt的通路来阻滞细胞周期,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4.化合物16-3对裸鼠HCT116皮下移植瘤的影响
  (1)动物生命体征:接种后,移植瘤成功率100%。裸鼠接种后至给药前:各组裸鼠饮食活动都正常;给药后,随着给药时间的累计,化合物DC517和16-3给药组小鼠体重下降,以DC517高浓度组最为明显,DC517和16-3高浓度组裸鼠肿瘤体积变化下降较为明显。
  (2)16-3、DC-517、RG108的抑瘤率:通过对肿瘤体积和肿瘤重量的检测,发现化合物对裸鼠皮下移植瘤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DC517低剂量组和16-3中高剂量组对肿瘤的抑制更为显著。
  (3)16-3、DC517、RG108对裸鼠病理组织的影响:通过病理切片HE染色可以看出化合物可以引起细胞溶解损伤,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而肝脏、肾脏、结肠组织中细胞出现的损伤则表示化合物对组织细胞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免疫组化的结果显示16-3给药组中P16蛋白的表达有显著提高,而DNMT1蛋白表达量没有显著变化。
  结论:
  化合物16-3是具有较高DNMT抑制活性和选择性的新型氟取代咔唑类化合物,体内外实验显示化合物16-3可以提高抑痛蛋白的表达量,阻滞肿瘤细胞停在G2周期,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达到抗肿瘤的作用。与前期的先导化合物DC517相比,其毒副作用有所降低。
其他文献
流域以不同大小水体围成一个生命力旺盛的自然单元,为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提供丰富的水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据地,因此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四湖流域是湖北省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在湖北省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增长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近年来,随着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围湖造田,不合理灌溉等导致流域内土地涝渍化,土壤生产力下降等现象严重,成为阻碍四湖地区经济繁荣的瓶颈。因而,掌握该地区耕地肥力水
学位
倒伏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品质,并导致机械化收割困难。造成油菜倒伏的原因较多,既有品种本身的原因(内因),也有环境因素的影响(外因),要区分导致油菜倒伏的单一原因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难度较大。目前国内外对甘蓝型油菜抗倒性状的遗传和分子基础研究不多,研究结果也不一致。现有研究中有关倒伏的评价指标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开展对甘蓝型油菜抗倒性状的遗传及分子基础研究非常必要。  本研究利用抗倒能力有较大差异
本试验选用了五种不同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种质(白鉴13、CGN03995、甘华油杂9号、中双11号和油菜新种质六倍体)作为试验材料。其中六倍体是由白菜型油菜白鉴13与埃塞俄比亚芥CGN03995杂交后,经人工染色体加倍后得到。试验比较各种质的生育期、生育进程、农艺性状、SPAD以及抗逆性的强弱。为研究油菜新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1.不同种质油菜
学位
目前马铃薯育种进展一直比较缓慢,主要由于马铃薯常规栽培种具有四倍体遗传特性和高度异质性。但是,常规杂交育种仍是目前育种的主要手段,由于马铃薯栽培种遗传基础较为狭窄,普遍存在亲缘关系,导致杂交育种优势难以得到体现。因此,利用具有丰富变异的二倍体马铃薯,建立高效的马铃薯再生体系,以及离体筛选耐盐突变体将对马铃薯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8份经选择适应长日照的原始二倍体栽培种富利亚(Solanum
学位
本研究目的在于卢德勋(2001)提出的粗饲料品质分级指数GI的基础上筛选一些新指标以建立用于实验研究的新一代GI(GI2008),并对在奶牛养殖应用效果中的研究,比较利用GI2008、GI进行粗饲料混合搭配,筛选理想的混合粗饲料配方,观察其乳牛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本研究获得的结果:1、用于粗饲料NDF和CP评定单项指标的比较就粗饲料NDF而言,动物的反刍和NDF含量成一定的相关关系。因此,建议选用P
学位
本研究建立了泌乳奶牛乳腺组织体外培养体系及奶牛乳腺组织αs-酪蛋白合成量的Western-blotting检测方法(试验一),并利用建立的体系和方法,分别研究了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苯丙氨酸浓度对αs-酪蛋白合成的影响(试验二);蛋氨酸与蛋氨酸二肽不同组合对αs-酪蛋白合成的影响(试验三)以及不同氨基酸及二肽组合模式对αs-酪蛋白合成的影响(试验四)。  试验一、奶牛乳腺组织体外培养体系和αs-
学位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小檗碱联合阿托伐他汀的降脂疗效及安全性;建立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阿托伐他汀钙浓度的方法;研究小檗碱对大鼠体内阿托伐他汀钙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提供小檗碱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用药的参考依据。  方法:  (1)对小檗碱联合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回顾与Meta分析,评价其联合用药的疗效及安全性。  (2)建立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阿托伐他汀钙浓度的方法,对
学位
前言:心血管疾病和乳腺癌具有相同的致病风险因素,人口老龄化加剧了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这些因素导致癌症幸存者心血管疾病过早发生以及死亡率的升高。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阳性乳腺癌一线治疗方案为HER2靶向药联用化疗,因顾虑蒽环类抗生素与HER2靶向药同时使用的协同心脏毒性,化疗药常选择微管类植物药而甚
目的:  基于热门抗肿瘤靶点DNA甲基转移酶1(DNMT1)的晶体结构,前期课题组和上海药物所合作,利用基于分子对接的计算机虚拟筛选手段,发现了新型选择性非核苷类小分子DNMT1抑制剂DC_05以及通过相似性搜寻获得的DC_517,并测定了它们的抗肿瘤活性。在团队前期工作基础上,我们利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在咔唑3或3,6位引入氟原子或将咔唑母核改造成杂环,同时对化合物侧链进行修饰,以期待获得一系列
目的:  仁术敷脐方是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经验方,具有成药前景。本课题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筛选仁术脐膏的提取工艺,优化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参数,建立仁术脐膏质量标准,完成中药新药(六类)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并初步探讨了仁术脐膏在小鼠靶器官的分布。  方法:  1.仁术脐膏的提取工艺考察  ①以药效成分保留率为指标,比较砂仁、苍术、肉桂、丁香四味组方饮片,分别经水蒸气蒸馏工艺、超临界CO2萃取工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