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轮转换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研究--以小说《飘》为例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语标记语是人际交往中普遍的语言现象,也是中外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它能从局部或整体上影响话语的生成与理解,引导或制约人类的交际活动,是说话人明示话语意图的手段,也是听话人推导话语意义的标识。话轮转换是会话分析的核心,也是语言交流的艺术和技巧,对话轮转换中话语标记语的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可以提高言语交际效率。在以往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大多以关联理论和连贯理论为基础,从语义、句法和认知角度对口语会话中的话语标记语进行语用探究,很少涉及书面语中的话语标记语。本文从话轮转换角度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话语标记语,旨在进一步阐释具体语境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并揭示其在文学欣赏中的贡献。
  本文基于Sacks,Schegloff和Jefferson提出的话轮转换理论,选取著名文学作品《飘》中的选段为语料并对其中的话语标记语进行分析,总结了话轮转换过程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特征,探讨了具体语境中话语标记语如何帮助会话参与者实现交际意图,从而系统深入地研究话轮转换过程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此外,本文创新性地尝试将三对典型人物在话轮转换过程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探讨了四个主要人物各具特色的性格特点,同时采用描写和解释相结合的方法,考察话语标记语在揭示小说主题以及塑造语言特色中的贡献,旨在帮助读者深层次理解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并为文学欣赏提供一个全新角度。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理论上,本文充实了话语标记语的研究内容,进一步阐释了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也对话轮转换理论的应用做了一定的补充。本文尝试性的将话语标记语与文学欣赏联系在一起,探讨话轮转换过程中话语标记语在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主题和塑造语言特色方面的贡献,拓展了文学作品研究的视角。实践上,本文分析了话语标记语在话轮转换过程中的使用特征和语用功能,阐释了会话参与者在具体语境中如何使用话语标记语去实现不同交际目的,为语言使用者正确理解和恰当的使用话语标记语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指导。此外,本文也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欣赏和创造文学作品的全新方法。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英语写作在各种重要考试中一直占有比较高的分数比重,因此设计一份内容效度较高的写作测试题尤为重要。众所周知,硕士研究生英语入学统一考试(以下简称“研究生英语考试”),是全国统一命题的大规模考试,是所有准备攻读硕士学位的人员(英语专业考生除外)必须参加的入学考试科目之一。自2010年开始,研究生英语考试分为了英语(一)和英语(二)在难度上,英语(二)比英语(一)小;在写作要求上,英语(一)和英语(二)
学位
托妮.莫里森是蜚声世界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充满了奇幻的想象力以及瑰丽多彩的黑人传统文化,用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揭露了白人社会中黑人饱含辛酸的屈辱史。《秀拉》与《所罗门之歌》发表于上世纪70年代,一举奠定了莫里森一流作家的地位。它们分别将创作焦点聚集在黑人女性与黑人男性曲折的成长与觉醒过程,描绘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男女主人公为了追求自由与独立,不断地与各种困境作斗争,历经千辛万苦的成
学位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是隐喻,我们的一言一行,皆为隐喻,它涵盖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宗教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方式和认知现象,在语篇中尤其是政治语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隐喻研究是话语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隐喻的使用可有效地拉近演讲者与听话者距离,激发听话者认同感和情感的一种最为有效的表达手段。政治会议报告是政治语篇中一种,它同样包含有丰富的隐喻现象,也同样担负着这样的功能。  2
如今,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推动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不同国家的人们在经济交流中的行为常常催生出不同的跨文化关系。文化差异往往会导致文化休克,甚至是文化冲突等问题,不利于社会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在跨文化交际领域中,认清文化差异,从而减少可能的冲突并促成更和谐的跨文化关系至关重要。纵观世界,东西方文化往往有较大的差异,中国和英国作为两种文化代表,其差异最为显著。这些差别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体现
学位
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内在属性,普遍存在于人们交际中。作为模糊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模糊限制语不仅是人们交际中一种重要的语言选择,也是交际策略的体现。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关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研究重点从传统逻辑学、语义学层面逐渐发展到语用学、语篇分析等层面。外交语言作为外交活动的重要载体,既可以体现一国的对外政策,也是外交发言人用来维护本国利益的工具。模糊语可以帮助外交官在外交活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