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和环境,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保障。目前我国土地资源供需紧张,土地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实现。如何减缓人-地矛盾,实现土地资源的生态、社会、经济协调利用对于保证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在汲取国内外相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上最新提出的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方法-“生态足迹分析法”,采用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技术支撑,以山东省为例,在理论、方法和实践上对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进行尝试并对土地可持续利用趋势作出预测。理论方面,探讨了国内外关于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研究进程及优缺点,提出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概念以及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内涵,介绍生态足迹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概念并对模型进行扩展改进,实现了模型动态预测功能,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撑构建了“生态足迹分析预测系统”。实践方面,分析山东省及其十七地市2002 年生态足迹,从空间上反映山东省2002年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为反映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动态发展过程,利用构建的“生态足迹分析预测系统”核算了1990-2002 年间山东省生态足迹的变化并从空间上对土地可持续利用进程进行分析;分析生态足迹供需结构,从时间和空间上反映山东省土地利用结构及布局的动态发展过程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反映山东省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本文计算了万元GDP 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弹性系数、生态足迹多样性及生态足迹发展能力等指标。本文采用单指标预测和多指标综合预测两种方法对山东省土地需求进行预测:单指标预测通过对足迹多年历史数据采用线性回归进行趋势分析;多指标综合预测则考虑各种足迹来源,采用GM(1,1)灰色预测、回归预测、主成分分析、系统动力学等多种数学模型分别预测足迹大小。土地供给采用灰色系统和系统动力学进行预测并参考《山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制定了三种土地利用方案,根据方案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以方案2 最佳。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导致山东省存在生态赤字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人口增长过快;(2)人均消费水平提高;(3)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尤其林草地面积少而不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度低。为减少土地生态压力,促进山东省土地可持续利用,本文提出如下措施:(1)提高耕地生产力;(2)扩大林地面积;(3)改善草地生态环境;(4)促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5)控制人口增长,正确引导消费趋向;(6)加强土地规划管理。最后,简明扼要的总结了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理论的改进、技术方法的创新、实践应用前景等,提出本研究中模型评价中存在的不足及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