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何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科目之一,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纵观几何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称得上波澜壮阔:一方面,从古希腊时代的欧氏综合几何,到近代解析几何等多种几何的发展,以及用变换的方法处理几何的埃尔朗根纲领,到20世纪拓扑学、高维空间理论等几何学的新发展,这一切都在不断丰富人们对几何学的认识;另一方面,从欧几里得第一次使用公理化方法把几何学组织成一个逻辑演绎体系,到罗巴切夫斯基非欧几何的发现,以及希尔伯特形式公理体系的建立,极大地发展了公理化思想方法,不管是几何学的内容还是方法都发生了质的飞跃。而学校几何课程在二千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多大的变化,直到二十世纪初“克莱因—培利运动”的第一次冲击,到60年代“新数学”运动的全盘改革,以及之后的深入反思,中学几何课程要反映现代几何学的内容和方法以及紧密联系于实践的观点已经受到普遍的重视,国外的几何课程已经在这方面做了不少有意义的尝试,从国外的一些几何教材中可以发现:变换、向量等工具已经作为正式的内容进入几何教学,拓扑学等几何的新发展也开始在教材中有所体现;几何课程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加强。 我国的几何课程也正处在改革之中,通过对我国传统几何课程中的问题加以分析可以发现,如何让初中几反映出现代几何的内容和方法,同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是我国几何课程改革的重点之所在。而克服所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多方面的考虑,这其中主要包括几何学学科方面的考虑、学生的心理、社会的需要等等。 考虑到我国初中几何课程的具体情况,本文拟从“开放的几何学”学科角度出发,分析在我国初中几何教育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