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部名著,沈从文的《边城》呈现了特定年代湘西地区青年人对爱情的追求以及纯真朴实的民风,具有浓郁的审美价值。事实上,《边城》之所以被誉为“玲珑剔透的田园牧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所描写的质朴风俗人情,所表现的人和人之间的纯洁感情,以及它所赞扬的留存在人们心底的善良品德。而翻译这部作品对于更好的理解翻译技巧以及翻译美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沈从文先生作为中国著名的作家,曾经创作了很多小说和散文,他的很多作品是描写20世纪湘西生活的场景,表现了那个时期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歌颂了底层劳动人民在艰辛的生活中仍然抱着乐观态度对待生活的态度。戴乃迭作为著名的翻译家,在翻译这部小说的时候,运用了一系列令人称道的翻译技巧,能够较好的捕捉作品中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不仅描绘出主人公由一个脆弱的小女生成长为一位坚强的成熟女性,而且也描绘出那里民风的淳朴。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笔者自己做了一部分翻译练习,但与戴乃迭的译文进行对比的时候,还存在着很大差别,还需要在今后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学养和翻译能力。国内翻译学界已经有很多学者翻译了《边城》这部小说,但对《边城》这部小说进行系统化较深刻的研究的仍然较少,尤其从翻译美学视阈进行探讨更是如此。本论文通过讨论沈从文版的《边城》和杨宪益、戴乃迭的英译本中所体现的翻译技巧以及在翻译中表现的美学方面,来探讨在翻译中该如何更好的再现原文的美。笔者也想从自己所做的翻译练习中进一步提高翻译水平,加深对翻译美学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