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PE超高压管式反应器疲劳寿命的试验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e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DPE超高压管式反应器是生产高压聚乙烯的关键设备,在投用前经自增强处理,以提高弹性承载能力和疲劳寿命,自增强处理后产生的残余应力是鉴定管式反应管是否安全服役的重要参数。但由于残余应力在运行工况下会逐渐衰减减小,容器操作时的平均应力增加,会对设备的安全运行构成极大的威胁,导致容器的疲劳寿命降低,我国20世纪80年代引进的几套超高压装置都已进入设计寿命的中后期阶段,计算反应管的实际运行寿命迫在眉睫。一旦设备发生泄漏爆炸等事故,会严重威胁到安全生产,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对自增强残余应力的衰减规律进行研究和计算反应管的剩余寿命,是确保安全生产、减少经济损失的需要。本文以实际生产中的LDPE超高压管式反应器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自增强残余应力的产生机理,用解析法和有限元法分析了自增强残余应力的分布和产生过程。模拟实际工况对LDPE超高压管式反应器进行疲劳循环试验,利用X射线残余应力测定仪对经过不同疲劳历史的反应管筒节横截面的残余应力沿径向的分布进行测量,得出工作状态下残余应力的衰减规律。采用Shigley近似法对残余应力发生衰减的反应管的疲劳寿命进行计算,得出反应管经历20000次交变内压循环之后的疲劳寿命为393000次,与自增强处理后残余应力未发生衰减时的疲劳寿命442000次相比较,由于残余应力的衰减而使得反应管的剩余寿命减少了49000次。根据自增强残余应力产生机理为基础建立数学模型,推导出工作状态下LDPE超高压管式反应器的内部和外壁残余应力之间的关系式,并与在实测残余应力数据的基础上拟合出的关系式进行对比分析,为LDPE超高压管式反应器的安全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正>由于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或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导致静脉感染[1]。静脉炎的发
作为抗氧化剂的天然维生素E在油脂中对油脂自动氧化和光氧化有抑制作用。油脂自动氧化和光氧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单线态氧和自由基的存在,维生素E能猝灭单线态氧并抑制自由基
阻燃剂是用以提高材料抗燃性,即阻止材料被引燃及抑制火焰传播的助剂,主要用于合成及天然高分子材料,使之具有难燃性、自熄性和消烟性等特点。但阻燃剂多为小分子物质,与基体
<正> 本文讨论了未来主战坦克采用电磁主炮后所带来的一些重大影响。看来合乎逻辑的结论是,在决定采用这种炮以后,会试图取得配合,即努力使全系统其它部件尽可能多地从主电源
受案主生理、心理、社会功能、朋辈、家庭、职业群体、社区、机构、制度和文化等不同层面系统因素的影响,传统单一的社会工作介入模式在社区戒毒(康复)服务中越来越难以奏效;
超高压技术是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是一种重要的非热加工技术,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系统整理了1990—2012年国内学者有关超高压技术的1 030篇文章和167项
<正>手术室是医院的一个重要部门,全院手术病人都要在手术室中接受手术治疗。因此,手术室的设备、管理和操作都应从方便手术时各项工作的进行和符合无菌技术原则为主。为了预
经大量的水培筛选后 ,选用对低钾胁迫敏感程度差异较明显的 3种水稻基因型进行大田试验 ,探讨低钾胁迫下水稻钾高效基因型的有关生理基础 ,试验表明 :低钾胁迫破坏水稻光合器
人工神经网络目前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的应用当中,如语音助手、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随着神经网络愈加复杂,计算量也急剧上升,传统的通用芯片在处理复杂神经网络时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