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Neonatal thrombocytopenia,NTP)是儿科常见而严重的疾病之一,在危重新生儿中的发病率高达20%~40%~[1]。近年来国内外专家研究认为,外周血血小板计数的高低可作为NTP的危重症评分指标~[2-3],而NTP的预后与患儿病因及血小板的高低密切相关~[2,4-5]。由于患有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者其发病原因不同,各具有其临床特点,本文旨在通过比较其在发病因素、临床特征和预后的不同,以其更好地为本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筛选于2011年1月一2011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3108例病例,其中选择病例资料完整,血小板小于100×10~9/L者,发病日龄为28天内符合纳入标准者的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病例,共356例,对满足以上标准的患儿按胎龄进行分组,分为早产儿组208例(早期早产儿组123例,晚期早产儿组80例),足月儿组153例。分别比较组间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发生有关的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主要包括:1、发病因素:①母亲因素:胎盘及羊水异常等;②患儿因素:窒息、梅毒、肺炎、败血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2、临床特点:血小板数目、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发生时间。结果显示:本研究中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构成比为11.5%(356/3108),其中早产儿占57%,足月儿占43%。死亡率为17.1%。其中血小板数目占38.7%,血小板减少症发生时间≤7天占58.1%。其中母亲合并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占2.5%(9/356),胎盘异常占10.7%(38/356),羊水异常占25.5%(91/356)。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常见原因分别是:败血症36%(128/356)、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4.8%(124/356)、窒息21.9%(78/356)、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18.3%(65/356)、真菌感染10.4%(37/356)、动静脉换血术5%(18/356)、梅毒2.8%(10/356)。将上述因素行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是NTP发生时间≤7天、羊水异常、换血、败血症、真菌感染及CMV感染。得出结论:1、本研究中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构成比为11.5%,早产儿发病率高于足月儿,在败血症致血小板减少症中早产儿比足月儿更为常见。2、本研究中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常见原因依次是:败血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窒息、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动静脉换血术、梅毒。3、早期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相比,真菌感染致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中早期早产儿更为常见;而羊水异常、动静脉换血术致血小板减少症中足月儿更为常见。4、早期早产儿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多为生后1周以上,而晚期早产儿、足月儿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多为1周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