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头影测量,分析不同的矫治方法对于成人前牙开(牙合)(Anterior Open Bite in Adults,AOB)治疗后的牙齿和颌骨的变化,探究不同矫治方法的作用机制,总结不同矫治方法对于该类错(牙合)畸形的治疗效果以及稳定性;为制定此类患者的正畸治疗方案以及提高长期保持效果提供临床参考。方法:从2014年11月至2018年5月期间就诊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的患者中选取4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头影测量,分析不同的矫治方法对于成人前牙开(牙合)(Anterior Open Bite in Adults,AOB)治疗后的牙齿和颌骨的变化,探究不同矫治方法的作用机制,总结不同矫治方法对于该类错(牙合)畸形的治疗效果以及稳定性;为制定此类患者的正畸治疗方案以及提高长期保持效果提供临床参考。方法:从2014年11月至2018年5月期间就诊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的患者中选取42名前牙开(牙合)的成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矫治前均拔除第三磨牙以及前磨牙。按照不同的矫治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多曲方丝矫治技术组(Multi-loop Edgewise Archwire,MEAW)和微种植体支抗组(Microscrew Anchorge System,MAS)组。查阅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以及影像学资料并整理其头颅侧位片(Cephalogram,Ceph),将侧位片导入Dolphin软件,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T0)和治疗后(T1)以及至少保持一年(T2)的侧位片,比较矫治前后以及保持后各个测量项目。采用t检验总结分析开(牙合)畸形通过两种方法矫治后的疗效以及牙齿和颌骨的变化特点;分析治疗结束后的复发趋势,进而评价不同方法矫治结束后的稳定。结果:1、MEAW技术能够成功矫治成人AOB,通过该方法前牙覆(牙合)(Over Bite,OB)平均增加了3.98mm。2、MAS可以提供稳定的骨骼支抗,实现磨牙的压入;在磨牙绝对压入后,下颌逆时针旋转,N-Me减小1.90mm,OB增加了4.33mm。3、MEAW技术和MAS矫治前牙开(牙合)的效果无明显差异,均可以达到治疗成人前牙开(牙合)的目的。4、两种矫治方法保持后均有一定程度的复发,但是MAS覆(牙合)复发程度以及复发率相对较低。因此可以认为MAS的矫治效果更稳定。结论:1、MEAW技术和支抗钉矫治前牙开(牙合)的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是MAS的磨牙压入效果要更好,骨效应更强;MEAW技术主要是依靠磨牙的直立和切牙的伸长来矫治开(牙合),可能不利于美观,长期的稳定也会受到影响。2、两种矫治方法保持后均有一定程度的复发,但是MAS组总体的复发率以及覆(牙合)复发量的比率相对较低。因此MAS矫治前牙开(牙合)的效果相对于MEAW技术是相对稳定的。
其他文献
目的:(1)探讨PD-L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的表达在小鼠头颈部鳞癌的异质性;(2)探讨抗PD-L1免疫治疗在SCC-7小鼠头颈部鳞癌的治疗效果;(3)探讨肿瘤的18F-FDG(18Fluorine-Fludeoxyglucose)摄取与P D-L1表达之间的关系和18F-FDG PET/C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
供电企业为了满足社会活动中对电力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需求,以电力设备作为基础,引入了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网络通讯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配网自动化建设。通过对配网自动化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了目前配网自动化技术运维过程中存在着的实际问题,以提高电力企业的电力服务质量,增强配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目的:比较无转移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与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CRLM)患者血浆外泌体中miR-99b-5p的表达差异;探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SC)源性外泌体(Exosome,Exos)中miR-99b-5p在CR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
目的: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高居女性肿瘤第一位,死亡率高居第二位。全球范围内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上将乳腺癌分为不同的亚型,包括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HR阳性)、HER2阳性(HR阴性)和三阴性乳腺癌。其中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均为ER+的乳腺癌,占全部乳腺癌病例数的70%以上。在治疗上,ER+乳腺癌多采用内分泌治疗。他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目前关于龈下喷砂(Subgingival air polishing,Sub AP)和龈下刮治在牙周支持治疗(Supportive periodontal therapy,SPT)中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实验进行分析,旨在评估是否已有充分证据证明Sub AP和龈下刮治在SPT中的疗效存在差异,为临床上SPT阶段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制定明确临床问题和检索策略,
目的:利用前期合成的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包裹的超微顺磁性氧化铁(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USPIO)纳米颗粒表面偶联唾液酸化路易斯寡糖X(sialyl Lewis X,s Lex)纳米粒子(USPIO-PEG-s Lex),作为纳米诊断治疗剂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
背景:菌斑生物膜是菌斑性龈炎(plaque-induced gingivitis)发生发展的始动因子。近年来大量关于菌斑生物膜的研究将重点倾向于牙周微生态失衡。失调的牙周微生态系统会引发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菌斑生物膜与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共同促进菌斑性龈炎的发生发展。目前菌斑性龈炎经典的治疗方法仍为机械性去除菌斑,激光及光动力等疗法也被用于辅助治疗菌斑性龈炎,但这些方法对改善牙周微生态环境的作用甚微
目的:本研究利用第二代高通量全转录测序技术对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AB)侵袭相关的微小RNA(micro RNA,mi 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及其靶基因信使RNA(messenger RNA,m RNA)进行筛选与预测,并通过实时定量荧光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PCR)验证差异表
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建立SD大鼠颌骨种植模型,探讨体内环境中钛颗粒作用下种植体周围骨结合情况,为失败种植体同位点再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0.1mg钛颗粒组(L-Ti组),1mg钛颗粒组(H-Ti组),每组4只大鼠。各组大鼠均麻醉下拔除上颌双侧第一磨牙。4周后,各组大鼠均行双侧种植体植入术:对照组在种植窝洞内置入无菌PBS溶液,随后立即植入种植体,减张缝合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新型生物陶瓷材料Biodentine用于乳磨牙因龋源性露髓行牙髓切断术的临床疗效,从而为口腔临床医学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系统检索Pub Med、Cochrane、Embase、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从2010年1月至2021年4月的关于Biodentine用于乳磨牙因龋源性露髓行牙髓切断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