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早中期疗效分析
目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是心脏外科中最凶险的急症之一,其手术治疗是一项巨大挑战。随着近些年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老龄化的加速,越来越多高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出现增加了手术治疗的风险。杂交全主动脉弓技术的出现为此类高危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本研究旨在分析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治疗急性A型夹层的早中期疗效,评价杂交技术在急性A型夹层应用中的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于阜外医院行全主动脉弓替换手术的患者。共入选患者504例,男383例,女121例;年龄(50.0±11.7)岁。高血压患病率为79.6%,平均发病-手术(69.5±40)小时。入组患者中110例给予一期Ⅱ型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剩余394例患者给予常规升主动脉置换+全弓置换及术中硬象鼻支架置入术。对年龄和性别采取倾向性评分方法对两组患者资料进行匹配,对两组患者间的术前基线资料、术中及术后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504例患者,男性患者占76%,早期死亡24例(4.8%),术后脑梗塞20例(4%),截瘫患者7例(1.4%)。杂交手术组患者在年龄[(62.1±6.8)岁对(46.6±10.4)岁,P<0.001]、高血压[(87.3%对77.4%,P=0.033)]、冠心病[(13.6%对6.1,P=0.016)]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7%对3.6%,P=0.001)]方面均高于开放手术组。杂交组患者在体外循环时间[(143.7±53.7对175.3±52.7min,P<0.001)]及主动脉阻断时间[(78.5±33.6对106.9±37.8min,P<0.001)]均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两组患者院内死亡率、再手术率及术后生存率方面无明显差异。随访2-43个月[(22.6±11.1)个月],杂交手术组5例患者随访死亡(4.9%),开放手术组10例患者随访死亡(2.7%)。杂交组再干预患者3例(3.1%),开放组再干预11例(3.3%)。3例患者未门诊复查,电话随访未接通,失访3例。
结论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早中期效果满意,其与传统开放手术的结果预后比较仍需要长期随访观察。
关键词: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全主动脉弓替换
第二部分杂交全弓修复术治疗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一期Ⅱ型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来评价此技术在不同年龄段患者应用中的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A型主动脉夹层于阜外医院行杂交全弓修复术的患者。共入选患者126例,按年龄60岁为界分为高龄组(≧60岁)及非高龄组(<60岁)。对两组患者间的术前基线资料、术中及术后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早期死亡6例(4.8%),术后中风3例(2.4%),截瘫患者2例(1.6%)。共植入支架194枚,平均直径33.6±1.8mm,平均长度199±6.7mm。高龄手术组患者在年龄(65.9±4.1岁vs54.3.6±4.1岁,p<0.001)方面高于非高龄手术组,其他术前基线资料两组无明显差异。非高龄组患者在呼吸机使用时间(31.93±41.67vs61.01±89.17h,p=0.0043)及监护室停留时间(77.8±51.42vs143.07±114.4min,p<0.001)均明显低于高龄组。两组患者院内死亡率、再手术率及术后生存率方面无明显差异。随访1-43个月,平均22.6±10.8个月,3例失访。术后支架段假腔完全血栓化104例(82.5%),内漏发生11例(9.2%)。
结论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早中期效果满意,非高龄组患者与高龄组早期治疗效果相当,中期随访结果优于高龄组患者,未来需要更多随机对照及大样本长期随访研究。
关键词: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A型主动脉夹层;全主动脉弓替换;年龄
第三部分杂交全弓术和全弓象鼻术治疗急性主动脉A型夹层的探索性研究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分析Ⅱ型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治疗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的早中期临床疗效并对比其与传统开放手术的疗效差别,评价杂交技术在急性A型夹层应用中的有效性。
方法利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因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于阜外医院行全主动脉弓替换手术的患者。共入选患者60例,年龄为50-59岁,按随机表分为杂交组和常规手术组,其中30例接受了一期Ⅱ型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30例接受了传统全主动脉弓置换及支架象鼻置入手术。对两组患者间的术前基线资料、术中及术后结果进行分析比较。随访1-25个月,平均8.2±6.2个月,无失访。
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54.7±3.0岁,男性患者占66.7%,高血压患病率为80%,平均发病-手术时间为84.6±143.9小时。早期死亡6例(10%),术后脑梗塞3例(5%),截瘫患者2例(3.3%)。杂交手术组患者在年龄(55.7±2.9岁vs53.8±2.9岁,p=0.014)、发病-手术时间(132.9±176.7小时vs36.2±30.5小时,p=0.005)方面高于传统手术组。杂交组患者在体外循环时间(143.7±53.7vs175.3±52.7min,p<0.001)、主动脉阻断时间(78.5±33.6vs106.9±37.8min,p<0.001)、手术时间(7.4±1.9vs8.8±3.1hour,p=0.038)、术中失血量(826.8±260.1vs1083.3±506.5ml,p=0.017)方面均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杂交组患者院内死亡率低于传统组患者(6.7%vs13.3,p=0.667)。两组患者院在术后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结论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早期效果满意,其与传统开放手术的结果预后比较仍需要大规模长期随机对照试验观察。
目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是心脏外科中最凶险的急症之一,其手术治疗是一项巨大挑战。随着近些年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老龄化的加速,越来越多高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出现增加了手术治疗的风险。杂交全主动脉弓技术的出现为此类高危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本研究旨在分析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治疗急性A型夹层的早中期疗效,评价杂交技术在急性A型夹层应用中的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于阜外医院行全主动脉弓替换手术的患者。共入选患者504例,男383例,女121例;年龄(50.0±11.7)岁。高血压患病率为79.6%,平均发病-手术(69.5±40)小时。入组患者中110例给予一期Ⅱ型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剩余394例患者给予常规升主动脉置换+全弓置换及术中硬象鼻支架置入术。对年龄和性别采取倾向性评分方法对两组患者资料进行匹配,对两组患者间的术前基线资料、术中及术后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504例患者,男性患者占76%,早期死亡24例(4.8%),术后脑梗塞20例(4%),截瘫患者7例(1.4%)。杂交手术组患者在年龄[(62.1±6.8)岁对(46.6±10.4)岁,P<0.001]、高血压[(87.3%对77.4%,P=0.033)]、冠心病[(13.6%对6.1,P=0.016)]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7%对3.6%,P=0.001)]方面均高于开放手术组。杂交组患者在体外循环时间[(143.7±53.7对175.3±52.7min,P<0.001)]及主动脉阻断时间[(78.5±33.6对106.9±37.8min,P<0.001)]均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两组患者院内死亡率、再手术率及术后生存率方面无明显差异。随访2-43个月[(22.6±11.1)个月],杂交手术组5例患者随访死亡(4.9%),开放手术组10例患者随访死亡(2.7%)。杂交组再干预患者3例(3.1%),开放组再干预11例(3.3%)。3例患者未门诊复查,电话随访未接通,失访3例。
结论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早中期效果满意,其与传统开放手术的结果预后比较仍需要长期随访观察。
关键词: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全主动脉弓替换
第二部分杂交全弓修复术治疗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一期Ⅱ型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来评价此技术在不同年龄段患者应用中的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A型主动脉夹层于阜外医院行杂交全弓修复术的患者。共入选患者126例,按年龄60岁为界分为高龄组(≧60岁)及非高龄组(<60岁)。对两组患者间的术前基线资料、术中及术后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早期死亡6例(4.8%),术后中风3例(2.4%),截瘫患者2例(1.6%)。共植入支架194枚,平均直径33.6±1.8mm,平均长度199±6.7mm。高龄手术组患者在年龄(65.9±4.1岁vs54.3.6±4.1岁,p<0.001)方面高于非高龄手术组,其他术前基线资料两组无明显差异。非高龄组患者在呼吸机使用时间(31.93±41.67vs61.01±89.17h,p=0.0043)及监护室停留时间(77.8±51.42vs143.07±114.4min,p<0.001)均明显低于高龄组。两组患者院内死亡率、再手术率及术后生存率方面无明显差异。随访1-43个月,平均22.6±10.8个月,3例失访。术后支架段假腔完全血栓化104例(82.5%),内漏发生11例(9.2%)。
结论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早中期效果满意,非高龄组患者与高龄组早期治疗效果相当,中期随访结果优于高龄组患者,未来需要更多随机对照及大样本长期随访研究。
关键词: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A型主动脉夹层;全主动脉弓替换;年龄
第三部分杂交全弓术和全弓象鼻术治疗急性主动脉A型夹层的探索性研究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分析Ⅱ型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治疗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的早中期临床疗效并对比其与传统开放手术的疗效差别,评价杂交技术在急性A型夹层应用中的有效性。
方法利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因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于阜外医院行全主动脉弓替换手术的患者。共入选患者60例,年龄为50-59岁,按随机表分为杂交组和常规手术组,其中30例接受了一期Ⅱ型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30例接受了传统全主动脉弓置换及支架象鼻置入手术。对两组患者间的术前基线资料、术中及术后结果进行分析比较。随访1-25个月,平均8.2±6.2个月,无失访。
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54.7±3.0岁,男性患者占66.7%,高血压患病率为80%,平均发病-手术时间为84.6±143.9小时。早期死亡6例(10%),术后脑梗塞3例(5%),截瘫患者2例(3.3%)。杂交手术组患者在年龄(55.7±2.9岁vs53.8±2.9岁,p=0.014)、发病-手术时间(132.9±176.7小时vs36.2±30.5小时,p=0.005)方面高于传统手术组。杂交组患者在体外循环时间(143.7±53.7vs175.3±52.7min,p<0.001)、主动脉阻断时间(78.5±33.6vs106.9±37.8min,p<0.001)、手术时间(7.4±1.9vs8.8±3.1hour,p=0.038)、术中失血量(826.8±260.1vs1083.3±506.5ml,p=0.017)方面均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杂交组患者院内死亡率低于传统组患者(6.7%vs13.3,p=0.667)。两组患者院在术后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结论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早期效果满意,其与传统开放手术的结果预后比较仍需要大规模长期随机对照试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