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根基,是民族振兴的动力源泉。传承好民族文化,发展好先进文化,扶持好通俗文化,摈弃落后文化,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植根于人民心中,如何保证正能量的文化精髓在时下多变的思想领域屹立不动,是摆在每一个文化建设者面前的首要任务。深入开展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文艺精品创作,强化文化精品传播,向人民群众输送有益的精神文化食粮,以建设文化理论创新、优秀文艺作品创作、文化产品传播、文化休闲娱乐、文化教育传授、文化遗产传承等体系为基础,构建新型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文化8权益,社会和文化协调发展,进而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借鉴海南澄迈县和山西清徐县的先进经验,深入研究甘肃省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发展瓶颈和制约因素,力求探索建设发展的最优化路径。论文首先对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山丹县已有的经验成果和存在不足进行科学归纳,指出山丹县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存在财政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较为落后;重硬件轻软件,文化服务供给整体水平低;协调统筹机制没有形成,共享共建的科学化水平不高等问题,进而从县级党委政府角度、基层宣传文化专干角度和基层人民群众角度进行进一步剖析,挖掘出背后的思想认识、角色定位、政策落实上有偏差、一职多岗现象普遍、地理环境的限制、民众自发组建的民间文艺团体缺少机制管理等深层次原因,结合海南省澄迈县和山西省徐清县的经验,提出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观念的调整、政府财政主导和社会资本的多源投入、创新手段与整合优化现有的资源、培育专干和引入社会公益团体、强化宣传和鼓励群众主动参与、加快推进立法规范建设等多个甘肃省县域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