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名量词是汉语量词中的主体部分,在日常交际中使用频率高且来源复杂,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难点。名量词本体部分的理论研究全面深入,但从对外汉语角度对名量词教学进行的研究仍然需要继续探索。本文先从本体和对外汉语两个角度对名量词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鉴于对名量词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个案分析、教学启示、偏误分析等方面的现状,运用认知理论,解释名量词的转喻生成和隐喻扩展机制,以《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中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量词是汉语量词中的主体部分,在日常交际中使用频率高且来源复杂,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难点。名量词本体部分的理论研究全面深入,但从对外汉语角度对名量词教学进行的研究仍然需要继续探索。本文先从本体和对外汉语两个角度对名量词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鉴于对名量词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个案分析、教学启示、偏误分析等方面的现状,运用认知理论,解释名量词的转喻生成和隐喻扩展机制,以《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中选取的26个常用名量词为例进行了详细解释,并依据认知隐喻理论,对其进行重新分类。在对名量词进行认知分析和重新分类的基础上,对每个名量词进行详细的语义分析,建构名量词认知语义网络。接下来从偏误类型和偏误产生的原因方面分析了这些常见名量词的偏误情况。其中偏误类型的分析主要是:漏用、误用、误加和“个”的泛化;偏误产生的原因有母语负迁移和目的语的干扰。结合偏误分析,从认知角度给出量词“教和学”两方面的策略,建议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名量词认知图式,形成“数量名”语言模式;不要过分依赖教材,分层级教学;利用认知网络,讲清“语言占位”问题。学生则要自觉与母语进行对比分析,总结规律;形成自己的名量搭配网。希望上述研究,能对对外汉语教学有所借鉴。
其他文献
本篇翻译实践报告选用俄罗斯超深井钻井技术相关内容作为俄译汉笔译实践材料。本论文包括翻译实践总结、译文文本和原文文本三部分。其中,翻译总结为本文重点,笔者通过翻译与俄罗斯超深井钻井技术相关的俄文资料,探讨了科技俄语文本的翻译问题,并对翻译方法及策略进行了归纳总结。翻译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项目简介。介绍项目来源、研究目的和创新之处等。第二部分:翻译过程描述。简述整个翻译过程,包括译前准备
该实践报告分别对两部纪录片的口译实践进行分析:《嗨过量:下一波经济危机》和《2008年经济危机》。前者讲述了在全球金融泡沫膨胀时,美国政府将数万亿美元投入了出现问题的银行系统,而这种方法本身就有问题。后者从经济危机的概念,发展史,原因,结果四个方面对2008年经济危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在本次实践中,译者主要运用了关联理论来解决口译中所出现的问题,译者认为关联理论能够有效地指导口译活动。关联理论将口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的提升,汉语在世界上的逐渐流行起来,汉语学习者也随之越来越多。哈萨克斯坦作为中亚五国的成员国,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汉语学习者专门创造了有利的学习环境孔子学院。凭借多年的汉语教学经验,哈萨克斯坦的汉语教育工作对周边国家的汉语教育工作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相应的应用价值。在众多孔子学院中,哈萨克斯坦孔子学院以其相对较强的师资力量和较好
本文主要通过对“基本字带字”集中识字法理论的分析,参考《汉语水平汉字等级大纲》以及安雄先生的《一级阅读字表》,采用“基本字带字”的方式,将《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长期进修教学大纲》初等阶段1422个汉字、中等704个汉字,共2126个汉字归类,制定了一套适合中级留学生的汉字学习方案。同时,本文采取实验对比组的方式,验证了这种“基本字带字”的集中识字法有利于中级留学生的学习汉字。本文共分为六大部分。
在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塔吉克斯坦十分重视国家的语言教育,尤其是多语种并重的教育。伴随着“汉语热”的浪潮,孔子学院的出现为塔吉克斯坦的汉语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渠道。作为塔吉克斯坦主要的汉语学习渠道,孔子学院在塔吉克斯坦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且,汉语教材的使用情况直接影响到了塔吉克斯坦汉语学习的情况。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进行该选题的研究。第一章是绪论部分,该部分对选题说明、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综述
本篇翻译实践报告以科学翻译学与变译理论为理论基础,选用俄罗斯油气站场管道阴极保护技术发展现状相关内容作为俄译汉笔译实践材料进行翻译,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翻译实践总结、译文文本和原文文本。翻译实践总结是本文的重点,笔者通过翻译与俄罗斯油气管道阴极保护相关的俄文资料,运用变译理论方法探讨了科技俄语文本的翻译问题,并对翻译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翻译实践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项目简介。具体描述
如今语篇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一方面语篇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未形成完整体系;另一方面,由于理论不足,教师教材等因素影响,语篇教学还处于尝试阶段。所以,我们常会看到一些具有丰富词汇储备的高级阶段留学生,在进行对话、写文章时,会有逻辑错乱的现象,这就是学生语篇能力不足的表现,也说明现今语篇教学的成效并不理想。为了学生汉语水平的全面发展,完善对外汉语教学体系,我们应对语篇教学进行研究和探讨。本文运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趋势越发明显。在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面临着许多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有着许多利益关切,因此愈发需要各国之间的理解与尊重,以期达成合作与共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于世界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全世界汉语学习者的人数持续增加,国际汉语教学不断发展,汉语国际教育承担的任务趋于多元,对国际汉语教师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新
话语标记是人们日常会话中常见的语言现象,留学生能否灵活运用目的语的话语标记进行跨文化交际,也是判断其目的语水平的重要参考。其中,言说类话语标记使用广泛,具有多种语用功能,体现了话语标记在言语交际中的实践意义。然而由于言说类话语标记的形成多是历时演变的动态过程,以及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话语标记数量不多且复现不成系统的现状,使得言说类话语标记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之一。本文从教学出发,以两类典型的言说类话
世界之茶源于中国,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自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沿线,中国茶叶在区域内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一带一路”朋友圈的扩大,中华茶文化在沿线国家的传播愈加迅速。目前“一带一路”沿线设立孔子学院的数目占全球总数的三分之一有余,因而,在“一带一路”区域传播中华传统茶文化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整理近些年来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外茶文化对比研究及对外汉语茶文化教学研究的现状,发现对外汉语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