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目漱石是近代日本著名的作家,有“国民作家”之誉。他的名作《哥儿》用愤怒、嘲骂、调侃的笑,对腐朽、黑暗的教育制度发出鄙夷的诅咒,为知识分子受不到应有的尊重而忿忿不平,因而成为“在有数的日本文学作品中最受欢迎最为人所知的小说”。《哥儿》带有江户时代滑稽文学的许多特点,但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它描写了地方教育界的黑暗和腐败,表现了漱石在中学任教时的某些切身体验,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可爱又可笑的“江户儿”的形象,可以说是漱石所有作品中最鲜活、最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 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夏目漱石的作品在中国已有三十三个译本,拥有众多的读者,并对中国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32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的章克标选译的《夏目漱石集》中,出现了《哥儿》的第一个中译本。据译者叙述,翻译《哥儿》这篇小说,主要起因于章克标的朋友,翻译家、语言学家方光焘对此书的“不住称扬”。进入五十年代,在党的“大家要学点文学”“劳动人民应是文学的主人”的号召下,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文学小丛书”,其中收录了开西的复译本《哥儿》(1959)。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事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日本文学翻译也和整个外国文学翻译一样,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夏目漱石的小说在改革开放以后,被大量翻译出版,先后出现了《哥儿》的五个新译本,它们分别是一九八六年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陈德文的译本,一九八七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刘振赢的译本,一九八九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胡毓文的译本,一九九六年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包罗包寰的译本,以及二000年花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林少华的译本。这些译本在译文的质量上较之原有的旧译本,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本文依据严复的“信达雅”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中的“和谐论”,对 『坊。朽,凡』和译本《哥儿》中的外来语,人称代词“扫扎”、绰号、文化词汇等特殊词汇的翻译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并对在文学作品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问题进行探讨,以明确译者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应该具有的姿态和发挥的作用。 本文的结构如下: 序论:主要对先行研究的论文以及论文集、先行研究的主要研究点、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概述。 本论: 第一章『坊。色牛凡』与译本《哥儿》:主要介绍作品与作者、译本与译者的情况。 第二章阐述有关文学翻译标准的理论。 第三章依据翻译思想及其理论对原文和译文中的语言进行分析,从中探讨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在《哥儿》翻译过程中的体现。 第四章论述译者的创造性:简单阐述文学翻译任务的艰巨性和成为一名合格译者应具备的条件,主要从各个方面论述译者的创造性。 终论:对论文进行概括性的总结,同时提出论文中尚存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课题。关键词:信达雅和谐创造性译者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