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省简称“黔”。地处中国西南边疆,西与云南接壤,北与四川毗邻,东与湖南为邻,南与广西红水河相望,可谓是西南的腹心地带。但由于地理环境的封闭性,明以前,贵州与外界的交往甚少,所以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非常缓慢。及至明代嘉隆万时期,由于各方面内外因素的结合,贵州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贵州的教育、学术文化与风俗方面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自此以后,贵州逐渐从一个所谓的“文化蛮荒”之地发展为“比于中州”的文明盛地。本文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进行详细论述:第一章,明以前贵州的历史文化概况。主要概述了贵州在很久以前就有人类的居住,也是人类文化的起源地之一。接着论述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明前期贵州的文化发展情况。第二章,嘉隆万时期贵州教育的变化。教育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官学和书院的发展。官学体系开始多样化和系统化,教育不再仅限于上层子弟,呈现平民化的发展趋势。为了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以及王阳明与弟子大兴讲学之风,书院开始大量兴建。第三章,嘉隆万时期贵州学术文化的发展。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王阳明在黔兴教讲学,为贵州培养了大批人才,黔中王学得以兴起。此外,诗文创作硕果累累,方志编纂成就更是显著。第四章,嘉隆万时期贵州风俗的变易。由于风俗的延续性较强且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彻底的变化,因此,风俗的变化相对于教育和学术方面较小。主要表现在服饰饮食、婚姻丧葬和节日宗教信仰方面的变化。第五章,嘉隆万时期贵州文化变迁的原因。嘉隆万时期贵州文化的变迁是在各种内外因素的结合下才得以完成的。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概括出其原因主要有:大量汉人的迁入;朝廷政策的支持;地方官员的推动;王阳明在黔兴教讲学的作用;乡土士子的努力;土司的示范。第六章,嘉隆万时期贵州文化变迁的特点。通过分析嘉隆万时期贵州文化变迁概况,总结出贵州文化的特点:贵州各地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贵州文化的“多元一体”。最后,结语部分在全文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积淀,贵州的文化在嘉隆万时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使得贵州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面貌,无论教育、史学、宗教乃至意识形态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这是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也是后人不能忘却的历史阶段!通过对明代嘉隆万时期贵州文化变迁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实现“以史资治”,这对在新形势下,认清省情,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贵州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此外,还有利于学界正在兴起的多元文化研究,不仅能激活贵州民族精神,更能为贵州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